張清揚馬上說道:“淑貞大姐,我看你讓萬達親自帶隊過來吧,我還要在江洲調研幾天。”
金淑貞會意,點頭道:“好吧,你見見他也好,他這次受了不少打擊啊。剛才常委會上,有人還想要處理琿水的乾部呢!”
“他沒事吧?”張清揚一陣驚訝。
“他到沒事,這次主要是鄉鎮乾部引起的。”
“那就好。”張清揚放下電話,心裡想著等萬達到江洲學習考察後,自己應該如何暗示他跟緊金淑貞的腳步,把這項改革搞好。
下午,張清揚的調研組在江小米的帶領下,到炮台鄉各村深入農田、農戶家中了解情況。炮台鄉是最早實行改革的地方,發展得也最好,在之前的村落中已經出現了類似於城鎮中的現代化小區樓房。
江小米一邊走,一邊解釋道:“這裡就是我上午所說的新農村居住區的農房改建工程,自從農民的土地回收之後,大家都在公司裡統一工作,也就不需要像過去那樣擁有大量的農具、農機,所有工具和機械全都放在了公司的車間裡,這樣也就不需要農房了。為此,我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居住地進行了統一的規劃改革,現在還是試驗階段,讓大家也像城裡人一樣住上了樓房。小區也有物業管理,物業公司就是農業集團內部成立的分公司,現在整個炮台鄉屬於一條龍服務管理,農民自己照顧自己,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農房改革以後,不但可以騰出大片的優質田地,還使得居住環境更好了,汙染也少了。我們現在這裡和城市沒什麼區彆,農民們正常上下班,還有雙休日,每個改建的農民小區都有菜場,大家對這個改建都很滿意。在未來的兩年內,我們會投資二十億元,使炮台鄉全部建成這種樓房。”
張清揚眼前一亮,他之前有過這個計劃,但是沒想到會搞得這麼快,江小米已經實驗成功了。他笑道:“你完成了我夢想的事情啊,太好了!”
身邊的乾部專家也點頭稱讚,有人指出炮台鄉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農業產業園,更是綠色生態農業新城,這對國家農業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張清揚指著那個新建的試驗農業小區說:“我們進去瞧瞧,親眼看看農民的生活水平是否真的和城裡人一樣!”
江小米引領張清揚走進了小區,在一家五保戶老人的家中,那位老阿婆抓著張清揚的手熱淚盈眶:“張書記,您可回來了,我們都要感謝您啊,農業改革好啊,讓我不用坐在家裡等死,鄉裡免費給我治病,逢年過節還給我們發大米豆油,社會主義真好啊!”說到動情處,老人激動的就要下跪,張清揚連忙把老阿婆扶起來,一旁的攝像機早就錄了下來。
告彆老人,張清揚問江小米:“像這種孤寡老人的醫療養老費用,公司裡麵支出大不大?”
江小米知道張清揚擔心什麼,就說道:“這些老人都是當地的老戶,擁有一定的土地,他們雖然不能出來工作,但是可以得到土地分紅,這些分紅就成了他們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險,每個人都有一個賬戶,與大城市的醫保差不多。”
其它乾部聽了感覺不可思議,他們沒有想到在這不是很發達的省份農村的示範區,已經完成了農民的老保補助工作,這讓他們這些城裡人很吃驚。甚至有位老學者笑道,等他退休之後就來炮台鄉居住買房置地。不過江小米馬上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道:“我們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很嚴格,一律杜絕那些想來投資買房的。”
聽了這話,大家都笑,隨後都說這個政策好,這樣能夠保持農村的原始風貌,不受城區炒房客的影響。江小米心裡有底,陪著張清揚走進了一戶又一戶,乾部們同農民們親切地交談,當聽到所有人都在誇新農業改革好時,當地的乾部都很高興。不過走出一戶農家後,張清揚就笑道:“小米啊,你老實告訴我,這些人是不是你安排的?”
江小米先是一愣,隨後又看了眼張清揚身後的乾部,她恍然間明白了,領導這是故意說給彆人聽的,便拍著胸脯保證道:“老領導,真的沒有任何安排,大家都得到了實惠,自然誇這個改革好,誇政府好。您要是不相信,我們可以到田間地頭看看,各位領導可以隨意的與農民工人們談話,去哪裡,你們自己選擇。”
張清揚便把手中炮台鄉各農業生產園的宣傳彩冊交給身後的老人,笑道:“黃老,您看看,我們下一步去哪看看?”
黃老是國內有名的農業專家,也不客氣,接過來瞧了瞧,笑道:“我看就去香菇產業園看看吧。”
張清揚看向江小米,笑道:“怎麼樣?”
“沒問題,大家請跟我來,”江小米微微一笑,渾然不在意。
看到江小米信心十足的模樣,張清揚也就安心了。他故意這麼做不假,但也想試試江小米。大家都知道江洲是自己的老地牌,看到的全是好地方,有自賣自誇之嫌,那就不如讓大家了解得透徹一些。
農業集團成立之後,對炮台鄉的農田進行了統一規劃安排,形成了以農產品為特色的各個產業園,像什麼優質玉米基地、高蛋白大豆試驗田、香菇產業園、有機水產品養值等等。按照黃老的意願,大家來到了香菇產業園,江小米麵向大家,對張清揚笑道:“老領導,我看就讓各位領導、老師自由活動吧,農民們都在乾活,大家可以任意和他們聊天,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