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水縣的農業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展中,農業公司已經正式成立,由一位副縣長牽頭搞起。張清揚和調研組的專家們走訪了幾個鄉鎮,又和農民們搞了個座談會,親切地交流在一起。總的來說,琿水縣農民自從看了江洲炮台鄉的宣傳片之後,對農業改革有了新的認識,基本上讚成的居多。更何況能參加座談會的村民都是當地政府精挑細選,又怎麼會挑農業改革的毛病?
對於這些事,張清揚也清楚,其實他來到琿水調研,並不是真的為了調研,最主要的是要給金淑貞打氣,卻沒想到她在這個結骨眼上受傷。張清揚在走訪過程當中,說話不多,基本並沒有講話。雖然萬達、陳濤一個勁兒請張清揚作指視,但張清揚任何指示都沒有,隻是讓下麵的相關乾部、專家對當地的情況提出了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疑問和建議。
隻是到了溫泉鎮的時候,張清揚聽著鎮政府的彙報,拿著溫泉鎮的彙報文件,指著參與農業改革的土地總量數字笑道:“我記得溫泉鎮可是農業大鎮啊,總耕地有8700多公頃,為何參與農業改革的隻有七千公頃?”
張清揚隨口一問,便把溫泉鎮黨委書記問住了,他一時間緊張得冷汗直流。縣長陳濤在旁邊解釋道:“張書記,說來也挺無奈的,您也知道溫泉鎮是山區,雖然土地麵積很大,但是有不少都是私人的宅基地,每家的小院就有一兩畝地,我們這次農業改革,回收的土地是真正的耕地,至於農民自家的院子還歸個人所有,要不然擔心農民有反對意見。上麵統計的總耕地麵積把他們的宅基地也算在內了,嗬嗬……”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呢!你們做得很對,老百姓自己家的院子,當然不方便歸集體所有,嗬嗬……”張清揚滿意地點點頭。
陳濤看了溫泉鎮黨委書記一眼,什麼也沒有說。眾人走出會議室,張清揚對萬達說道:“淑貞省長為了農業改革可是操碎了心啊,說句不該說的話,她要不是牽掛著琿水,如果不來調研,也就不會發生車禍了!你們琿水的乾部一定要把這項改革搞好,不能辜負了她的一片苦心。”
萬達點點頭,說道:“張部長,我要向您檢討,之前我們的乾部對這項改革認識不夠,包括我自己,要不是此次帶領大家去江洲學習,我們心中還真沒底啊!正是我們的忽視才導致之前農民的不理解。您放心,我們領導乾部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一定努力把這項改革搞起來,像江洲看齊!”
張清揚複雜地看了萬達一眼,說:“我可記住你的話了,琿水的改革是內務院首長牽頭的,你們如果搞不好,丟的不是琿水的臉,而是整個雙林省的臉啊,到時候彆說是你們,就是雙林省都會因你們而受牽連!”
萬達和陳濤唯唯諾諾,沒想到張清揚突然說起了硬話。張清揚沒理他們,又扭頭對秦朝勇說:“秦省長,昨天晚上,郭副總還給我打來電話,問我在琿水的調研情況。這裡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啊,我拜托你一定把這項工作抓起來。”
秦朝勇點點頭,說道:“有張部長在,我相信不會有問題的。”
萬達和陳濤聽著張清揚的談吐,感覺雲裡霧裡,人家張開閉口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了相互通電話的地步,再想想自己,隻有自慚形穢的份了。
結束調研,張清揚一行人早早回到酒店,按照計劃,後天他們就回京城。張清揚呆在房間裡同萬達說話,叮囑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自己人,他就客氣多了。
兩人剛談完工作,金淑貞就打來了電話,萬達懂事地告辭,張清揚站到窗邊接聽了電話。
“大姐,怎麼樣,好點了吧?”張清揚關心地問道。金淑貞已經轉院,在京城療養,聽說恢複得不錯。
“還可以吧,還是半個廢人,撿回了半條命,嗬嗬……”金淑貞笑了笑,心態同過去相比好了不少。
“好好休養,把剩下的半條命也撿回來!”張清揚笑道。
“擔願吧,”金淑貞微微一笑,“清揚,我聽說省長的職位似乎有些變動。”
“什麼意思?”張清揚這些天隻注意著琿水的事,沒關心雙林省省長的空缺,在他看來那是板上釘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