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心裡有陰影(1 / 2)

步步為贏 一路向西 4227 字 11個月前

“省長昨天說,有些老乾部坐著不乾實事,就應該早點退下去,給新人留位子,您說……他這話不是抹殺老乾部門的能力嘛,就連總書記不也說過,老乾部是我黨的一筆寶貴財富!”

馬中華沒有說話,但是薑定康知道他生氣了,因為書記脖頸處的青筋跳了起來。也許連馬中華自己也不知道,他不高興的時候,脖頸處的青筋會跳起來。薑定康知道,馬中華最不喜歡聽到的就是“老乾部”這幾個字。馬中華比較顯老,不向一些省委書記顯得年輕,高層曾經就有不少人說馬中華的形象不過關,老態龍鐘,好像華夏官場無人可用了!薑定康此時篡改了張清揚的原話,挑重點說出來,聽在馬中華的耳朵裡也許就彆有用意了。其實張清揚的原話很長,並不像薑定康說得這麼簡單,但是被他這麼一講,意思完全變了。

“老乾部,老乾部……”馬中華重複了兩遍,看不出他在想些什麼。

韓國外交部的官員來到了雙林省,對方想與張清揚見麵,但張清揚沒有出麵,隻是安排常務副省長秦朝勇和另位一位主管外事問題的副省長與他見了麵。為此,樸春佰表示不太滿意,但是張清揚早有言在先,為了必免不利的國內外影響,站在本國政府的角度考慮,他不會直接參與雙方的談判。樸春佰無話可說,這讓他在本國外交部官員麵前有些丟臉。他原以為張清揚會給他一個麵子,親自接待呢。

樸氏家族在韓國的政商界有著特殊的地位,身為韓國第二大企業,金山會社的掌舵者樸氏家族中有兩位子孫是國會議員。樸春佰身為樸氏家族的一員,想為家族爭光,也想通過這件事在國內取得一個好印象,同時在集團內取得威信,為他未來的接班之路掃平障礙。記者事件發生後,他便通過父親與本國政府取得聯係,主動提出願意協助政府,向雙林省施壓,讓他們幫忙解救三位記者。韓國政界本身就是資本家的樂園,有很多政界要員都是乾企業發的家,政商兩界一直來往密切。因此,樸春佰被臨時安排了一個“聯絡員”的頭銜,屬於特彆大使。

樸春佰這段日子不斷與國內和雙林省政府聯係,當張清揚請他吃了飯之後,他內心膨脹,並與國內的官員誇下海口,說雙林省政府多麼重視他,多麼給他麵子雲雲。可是卻沒有想到,當外交部的那位副部長來到雙林省時,張清揚連見都不見,這讓他好不難看。樸春佰自知現在被張清揚逼上了絕路,早在那天晚飯時,雙方就談好了針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所以他還真挑不出毛病。本以為張清揚會與他建立私人關係,以謀得他在本地的投資呢。卻沒想到張清揚與其它重視外企的官員不同,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其實張清揚不是沒把他們當回事,而是深知韓國企業在我國投資完全是為了利益,如果他們得不到豐厚的利益,你對他再好都沒用。他打算在你這裡投資,那是看上了你當地廉價的資本。對於這些企業,張清揚可不想慣著他們,免得他們得寸進尺。

韓國外交部的官員來到雙林省兩天,朝鮮那邊仍然沒有動靜,這讓那位副部長十分惱火,批評樸春佰事先沒有做好安排,害得他被大陸和朝鮮連手放鴿子。樸春佰也很氣惱,張清揚當時就說他會與朝方聯係請代表表團過來,卻到現在沒有辦到,害得他在本國官員麵前接連丟分。樸春佰通過張建濤與張清揚聯係,請求見麵。張清揚同意在辦公室裡和他見麵,張清揚這次和他見麵與上一次就不同了,完全是官方的態度,滿嘴官腔。

樸春佰知道不能在張清揚麵前發火,但語氣卻略帶不滿:“張省長,您當時答應我方會請他們到雙林省談判,可是我們外交部的官員到達雙林省已經兩天,對方為何還沒有一點消息?”

張清揚陪著笑,滿不在乎地說:“樸先生,我與朝鮮的溝通遇到點麻煩,但很快就會解決的,您放心吧,他們的代表團一定會來的。”

見到張清揚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樸春佰火冒三丈,說:“如知道是這個情況,那您就應該通知我,讓我調整好時間,免得我們的官員在這空等。”

張清揚擺手道:“樸會長,我也不知道您動作這麼快,馬上就聯係了本國的官方代表,這個……我之前並沒有向您保證朝鮮代表團何時到我省與您們談判吧?具體時間沒有確定,我到是覺得是您的單方麵舉動,反而讓省政府陷入了難境,同時也讓朝方有了找麻煩的借口。”

樸春佰一時語塞,見到張清揚不溫不火的樣子,他更是氣憤,卻無言以對。正如張清揚說,那天晚上張清揚打下包票,說很快就把朝鮮代表請來談判,但的確沒有約定好時間。樸春佰現在也隻能怪自己小瞧了張清揚,太過自信了。他十分無奈,問道:“到底是什麼麻煩?”

“這個……您也知道朝鮮今年農業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損失慘重,特彆是靠近我們的邊境地區,幾乎顆粒無收,所以他們想讓我們提供更多的援助。但您也知道我省已經運送去了一部分經濟物資,現在也是無能為力,因此他們邊防軍……嗬嗬,把這個當成了借口。不過,您放心吧,我們會處理好的。”

樸春佰聽明白了,他也知道朝鮮那邊又鬨了災荒,卻沒想到朝方會利用此事做文章。他看了張清揚一眼,突然想到,這不是張清揚與朝方合夥預謀的吧?他腦子一轉,馬上明白了張清揚的用意,微微一笑道:“張省長,也許我可以幫上忙,他們北邊與我們都是一個民族,出了這種事,出於人道主義精神,我也想幫幫忙。我看……這樣吧,由我們出資,在雙林省購買兩百萬元的糧食,援助朝鮮,同時也表明我們談判的誠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