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張清揚一行人全部住進了琿水賓館,簡單的用過晚餐之後,張清揚先和李瑞傑談了談,然後又把金龍君召進了房裡。能夠得到張清揚私下召見的機會,金龍君很興奮,也很激動。自從上次張清揚在常委會上幫他說過話之後,金龍君向他靠攏的意圖就很明顯。
金龍君還沒有坐穩,張清揚就笑眯眯地問道:“龍君,這兩天你陪我轉了延春的一些重要經濟點,你有什麼想法?”
金龍君通過這些日子的接觸,知道張清揚與老派乾部不同,他是一個很開明、沒有任何架子的學者型領導,喜歡下屬將想法直接說出來,所以想了想,便說:“省長,琿水從92年就喊著開放,到97年的時候,國家又提出延春振興,但是過去了這麼多年,可以說延春還很落後、您不說我也知道,您這麼多年去過很多地方,延春在您的眼裡也就是一個三線的城市。究其原因,一是地域上的,二來也是因為琿水這個窗口不給力!
老實說,琿水雖然是全州最有錢的地區,但是它的發展全要感謝您之前的蘋果梨與農林副產品加工業帶動,出口業的比例仍然很小,可以說它並不是名符其實的窗口。現在來看,延春的發展單依地靠琿水這個窗口是不行的,琿水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對外談判時人家都是跨國集團,誰能瞧得起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另外就像您所講的那樣,我們必竟沒有真正的出海口啊!”
張清揚心想金龍君果然有些學識,不愧為真材實料,能說出這翻話,可見他平時並沒有閒著,也思考過延春的發展。他滿意地笑道:“你說得沒錯,我做了一個總結,琿水行政級彆太低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延春各縣市之間的合作不好,沒有形成資源共享,地方保護主義使得每個縣市都想自己吃蛋糕,卻沒有想過共同將蛋糕做大!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二十年了,我們延春的發展一直是一條腿走路啊!”
“一條腿走路……”金龍君重複著張清揚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張清揚進一步解釋道:“這些年延春的發展一直都是一條腿走路,我們的政府文件上處處都在講開發開放,都在講琿水的作用,天天講窗口,日日談口岸,我們給琿水的壓力太大了,反而限製了它的自身價值和優點!延春的發展要有依托,更要雙翼齊飛,不能單靠琿水,更不能茫目的喊著開發開放,我們要重新定位,從全省的大局出發。”
金龍君聽到這些話,激動地站起來,說:“省長,您的話點醒了我,您真是厲害,才來調研幾天,就發現了我們的病症所在!”
張清揚擺手道:“我對延春、琿水的思考不是一天兩天了,十幾年前我在琿水出任縣長時,就想過這個問題,這些年去的地方多了,眼界也就寬了一點,現在再回頭一看,自然看出了一些問題。”
“那我們將來應該如何做?”
“當然要對症下藥,我可以先解決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升格琿水,建立大琿水!我們要把窗口變成國門!”
在雙林省,很多人都將遼河當成了張清揚最為重視的地方。他們都認為張清揚要想在雙林省有所作為,一定會再次利用遼河。遼河基礎好,乾部能力強,發展觀念新,從這裡入手,將會為張清揚省去很多麻煩,隻需要他出麵講幾次話,簽發幾份籠統性的文件,不出兩年,遼河的乾部就會按照他的指示,交給他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份答卷就會成為張清揚向中央交待的政績。
張清揚乾上幾年,要麼等馬中華退休,入主省委,要麼就搞一次過渡,直接調往南方發達省份,出任省委一把手。如果張清揚真這麼做,那麼將是一條很順暢的路,他與馬中華之間也不會有太多的矛盾。對於遼河,張清揚的這塊自留地,無論他想怎麼搞,馬中華肯定不會過多的乾涉。
這是雙林省高層乾部眼中的張清揚,他們是以平常的眼光來研究張清揚。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張清揚從政十幾年,從琿水起步,再到遼河的騰飛,隨後在江洲的穩固發展,每一步的行進路線,每一次的打拚,又如何能用平常心來看待?如果張清揚真是一個平常的張清揚,黨和國家又怎麼敢將雙林省交到他的手上,伴隨著國家施行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戰略,雙林省的經濟體製改革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黨和國家不可能將一個沒有奮鬥心思的乾部擺在省長的位子上。
上麵同意張清揚出任雙林省的省長,一是看準他年輕,有敢於拚搏的精神;二是考慮到他的新觀念也許會給死氣沉沉的雙林省官場注入新鮮的血液,改變雙林省落後的乾部思想觀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有著普通人無法比擬的背景優勢和人脈優勢,這種優勢會協助張清揚在困難中殺開一條血路。回首他的過去,每次打拚,無不是在困難中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