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和我到臥室,我悄悄告訴你……”張清揚一臉的壞笑。
梅子婷可憐巴巴地瞧著他,很傻很天真……
張清揚今天沒有出去調研,隻是把梅蘭等人介紹給白向前了,讓鬆江市的乾部帶著她們去參觀,他在酒店裡準備接見周和平與馬平凡兩位乾部。周和平,京城人,工業博士,曾經是發改委高技術司的一位副司長,兩年前響應國家號召,被派到鬆江市掛職出任副市長。張清揚一邊研究著他的簡曆,一邊緩緩點頭,雖然這兩年他沒乾過什麼工作,但是親自主持的幾個市裡交給他的任務,都辦得很漂亮,而且還在一些內參雜誌上發表過關於工業改革等先鋒性文章。張清揚看著他所寫的文章,斷定此人之所以有大把的時間抒寫心中的想法,多半是懷才不遇,落寞時的一種自我安慰。
“發改委的乾部……”張清揚放下材料,默默地說了一句,看了眼時間,離約定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他便掏出手機,打給了自己在發改委時的老下屬東北司司長薑少強。
“張……張省長?”薑少強有些意外,沒想到張清揚會給自己打電話。
“少強啊,怎麼樣最近?”張清揚聊起了家常。
“還行,您很忙吧?”
“沒有頭緒的瞎忙,嗬嗬……我找你有點事,想向你問一個人。”
“一個人?”薑少強更加不解了。老領導千裡迢迢打電話就是為了問一個人,這可有點新鮮。
“發改委高技術司有一位副局長,名叫周和平,兩年前到雙林省鬆江市掛職,這個人你認識不?”
“認識是認識,不過恐怕幫不上您的忙,隻是點頭之交。”
“哦……”張清揚微微有些失望。
“對了!”薑少強突然興奮起來:“張省長,老趙和他關係不錯,他們之前經常喝酒?”
“你是說趙賓?”張清揚也有些驚喜。趙賓,也是張清揚在東北司時的老下屬,現在已經調任了農經司出任司長。
“對,他們是好朋友。”薑少強確認道。
“我知道了,以後再聯係。”
“好的,您先忙。”薑少強知道領導問這個人一定是有急事,所以也不多說什麼。
張清揚掛上薑少強的電話,馬上就打給了趙賓。
……
半個小時以後,鬆江市副市長周和平如約而來。張清揚起身與他握了下手,說:“和平同誌,坐下吧。不要拘束,我們隨便的聊聊。”
周和平點點頭,看了張清揚一眼,笑著坐下了。張清揚的年輕出乎周和平的意外,雖然知道他的年紀不大,也在電視上見過,但是張清揚在電視上往往顯得老氣一些,本人就青秀帥氣多了。坐在這樣年輕的高官麵前,壓力可想而知。
張清揚緩緩抽出一支煙,又遞給周和平一支,開門見山地說:“我這幾天在鬆江調研,看到了很多問題。你在鬆江工作已經有兩年了,有沒有什麼想法?”
周和平想了一會兒,才說:“鬆江這幾年的發展其實並不快,工業項目發展沉舊,根不上時代了,而且汙染嚴重。但工業基數很大,如果能夠急時地發現自身的不足,騰飛是遲早的事情。我相信有您來把脈,鬆江會好的。”
張清揚心想這個人還真挺聰明,很巧妙地轉移了自己的尖銳問題,他便笑道:“和平啊,我找你來不是想聽你誇我,我是想問問你個人對鬆江未來發展的想法。”
周和平的心臟狂跳起來,不禁想到了剛才老朋友趙賓的電話。趙賓在電話裡對他說:“和平,聽說張省長要見你?”
“老趙,你怎麼會知道的?”周和平當時感覺很不可思議。
“嗬嗬,我也是聽彆人說的。和平,我給你打電話沒什麼意思,是想提醒你這是一次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啊,你已經浪費了兩年,青春不再來,總不能永遠這麼浪費下去吧?”
“老趙,你……”
“和平,我在省長的手下乾過兩年,對他比較了解,所以向你透露一下,他和普通乾部不同,你有什麼就說什麼,千萬不要講套話,更不要玩小聰明……”
周和平搖了一下頭,振定了一下心神,讓大腦回歸現實,他控製著自己的激動,把很久以前的想法講了出來:“鬆江是建國後國家指定的重工業基地,特彆是在化工方麵,在上世紀的幾十年中,一枝獨秀,撐起了國內化工業的半壁江山。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轉變,鬆江市由於國企眾多,沒能馬上接受市場經濟的思維轉變,城市發展受到限製,基礎建設落後,城區老化嚴重,國企經營不善,設備沉舊,這都限製了這座城市的發展。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每年都花巨資辦招商會,但是外商來到我們這裡一瞧,望著灰塵塵的街道,老舊的國企廠房、員工住宅樓,連連搖頭,第二天就走了。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鬆江的投資環境不好,其實所謂的投資環境,我認為包含兩點,第一就是基礎建設,第二點就是發展思維和方向。第一點是表麵,第二點是內裡,很多商人都覺得他們投資理念與我們本市的發展方向不相符,所以才沒有選擇投資。”
張清揚連連點頭,儘管周和平說得很委婉,但是他完全明白周和平的意思,他是說鬆江市的乾部觀念落後,企業領導沒有發展性的戰略眼光。他笑道:“你接著說。”
周和平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話匣子一但打開,他便不像剛才那麼緊張了,繼續說道:“我個人覺得,鬆江市能不能騰飛,關鍵是要看境內的一千多家國企,而這些國企能不能搞好,並不是單一的看國家的政策扶持,單一的國企改革,僅僅改革出賣股份,換來金錢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發展思想的轉型,高科項目的引進。在乾部的任用上,要讓懂化工的來搞化工,懂鋼鐵的來搞鋼鐵,不能再出現過去那種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現象了。隻要在思想上轉變了,鬆江市才能製訂好長遠的發展目標,爭取與國家與國際接軌,隻有這樣國企改革才是真正的成功!我們吸收民間資本來搞這些大型企業,一是看好他們的資本,第二也是最重要的,還是看好他們對企業的發展能力。說白了,民營企業者不會讓自己的錢白白投入,他們隻會想方投方讓企業賺取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