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民微笑點頭,也許這就是張清揚和其它領導乾部不同的地方,他總能對下屬表現出同樣的尊重。剛才在會議上他鼓勵大家挑錯,有些人大膽的說了不同意見,張清揚馬上就表態說是自己不了解情況雲雲,這種全新的工作方勢令大家耳目一新的同時,也被他個人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了。
張清揚從孫勉手中接過手機一瞧,是很久也沒有聯係的艾言。
他開著玩笑道:“大記者,您怎麼想起我來了!”
“張省長,我這次又要麻煩您了,我們的記者在雙林省出了意外!”
“你說什麼?”張清揚沒想到會出現這種事,精神不由得集中起來,“你詳細說說,不要著急……”
張清揚期待已久的發改委考察團終於到達了遼河市。此行由副主任張森掛帥,東北司司長薑少強,以及內務院與東北振興相關的部門領導。這次張森是受內務院東北振興領導小組組長,內務院老總唐首長的囑托,特意趕到雙林調研工作,將重點考察遼河、延春等地的長期發展,為雙林的振興、東北的振興做準備。
張清揚雖然不能陪同張森一行人去實地調研,但是聽說他們到了遼河後,還是第一時間把電話打了過去,並且早已安排常務副省長秦朝勇等在遼河。由於張森是發改委內的第一副主任,屬於正部級領導,經張清揚溝通後,省委那邊也派出了一位常委,黨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孫常青將陪同前往。原本鄧誌飛是想去的,可是他是副部級,在雙林省一二把手都不方便陪同的情況下,必須安排一位正部級高官陪駕,要不然場麵上就有些說不過去。再者說孫常青是從延春出去的乾部,此行有他陪同恰到好處。
為了這事,鄧誌飛隱隱對馬中華有些不滿,但也不好說什麼。隻能在其它事情上麵埋怨張清揚。
張森剛到遼河調研,鄧誌飛就來到了馬中華的辦公室,一進門就問:“馬書記,政府那邊想乾什麼?”
“想乾什麼?”馬中華不解地抬起頭,他的手中正在研究著張清揚送過來的文件,正是政府工作會議上通過的《國企改革方案》以及其它相關文件。這些文件經政府工作會議討論通過後,張清揚第一時間送到了馬中華手裡,為的是在碰頭會上談談,如果其它常委沒有意見,便在常委會上通過,得以進一步實施。
鄧誌飛坐下喝了一口茶,說:“這次發改委到我省調研,聽說是他和上頭打了招呼,他之前沒和您說過吧?”
“說過了,”馬中華點點頭,“隻是他並沒有確認,不過……這有什麼問題?省長能把上級領導請來調研工作,這不是好事嗎?”
“事情是好,但是您知道他調研的目的是什麼嗎?”
“你說是什麼?”馬中華放下文件,伸了個懶腰,看了半天,他也真想歇歇了,鄧誌飛的到來正好可以陪他聊聊。
“很顯然是為他正準備實行的國企改革造勢!”
馬中華無奈地笑了,說:“國企改革是要造勢,省政府拿出來的這份文件中,在國企改革的準備階段中,第一條就說到要宣傳造勢。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反而十分的正確!”
“馬書記,您不覺得這話如果從您口中說出來更合適一些嗎?”
馬中華知道鄧誌飛也說出不其它東西了,擺手道:“這份文件最終是要上常委會的,出台時最後的署名也是省委省政府,而不是我們某一個人,省長這麼做沒有錯處。”
鄧誌飛見說服不了馬中華,又說道:“那您認為,這次上麵工作組下來調查,會不會還有其它事情?”
馬中華明白鄧誌飛的意思,說:“省長曾經公開說過,雙林省的發展要靠遼河以及延春,我想這次他可能真的有其它想法。但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我們還是不要操那心了。”
“雙林省的發展靠遼河和延春?”鄧誌飛搖搖頭,“馬書記,您認為這話對嗎?我承認,這些年遼河、延春對我省的貢獻很大,但是鬆江、平城這些重工業城市可是上世紀共和國重工業的支柱,要我看,遼河、延春的發展隻是暫時的,一但經濟改革成功,鬆江、平城馬上就會騰飛!”
馬中華知道鄧誌飛對鬆江、平城這兩個地方的私心很重。鬆江是鄧誌飛的地牌,組織部長馬元宏曾經在鬆江出任過市委書記。馬中華對於雙林省的經濟未來到底如何發展,他心中也沒什麼底,所以不置可否地晃晃頭,沒說什麼話,而是把手中的《國企改革方案》遞給鄧誌飛,說:“你先看看。”
鄧誌飛拿起來瞧了瞧,說:“我早就聽說了,這東西……能管用嗎?”
“你能看懂不?”
馬中華的一句話讓鄧誌飛十分臉熱,他拿起來翻了翻,扔在一旁笑道:“說得好聽,就怕是官麵文章啊,這要看具體的實施!”
“有時候……官麵文章是必須有的。誌飛,我研究過這份文件,感覺辦法是對的,至於說具體實施會不會有問題,誰也說不準,所以要給政府一次機會,不試誰也不知道,對吧?”
“您的意思……通過?”
“我不通過,你拿出來一份?”馬中華笑了。
鄧誌飛尷尬地說:“您可真會開玩笑!”他不願再談這個話題,轉移話題道:“按您上次所說的,鬆江市的常委班子,加上馬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