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清揚穿著嶄新的西裝接受采訪。王雲杉看到張清揚精神抖擻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為民日報》此次對雙林省新任省長張清揚的采訪十分重視,雙林省政府方麵也很重視,必竟這種采訪更多的不是體現張清揚個人,而是宣傳雙林省政府。在張建濤、王雲杉的組織下,政府辦公廳及官方網站做足了準備工作。不但在省政府的多功能辦公廳現場拍攝,還對采訪內容進行了多次的論證審核。《為民日報》方麵也準備充分,派出了一位資深記者,同時記者部主任艾言親自陪同采訪,全程在旁指導。
對張清揚進行采訪的記者是位三十歲左右的博士生,名叫宋秀靈,長相雖然一般,但是氣質絕倫。宋秀靈此前多次采訪各國的政要,對於采訪政治人物有著深厚的經驗。因此,她見到張清揚時並沒顯得如何緊張,而是很意外地笑道:“張省長,我還應該叫您一聲師兄呢!”
“哦,怎麼講?”張清揚含笑問道。
宋秀靈解釋道:“我也經常聽穆教授的哲學課,算是他的半個學生。”
張清揚恍然大悟,拍著腦門說:“看來我們有共同的愛好。”
艾言在一旁補充道:“張省長,小宋可是我們報社的人才。”
“又是一位京派才女啊!”張清揚感慨著點點頭,坐在沙發上說:“開始吧。”
宋秀靈坐在張清揚的對麵,回身與雙林省政府的拍攝人員打了個手勢,采訪正式開始。宋秀靈的提問從張清揚順利當選雙林省的省長開始,問題主要圍繞著東北振興,雙林省的未來發展建設、國企、農業兩大改革、遼河升格,以及社會治安等方麵的政府熱點工作展開。張清揚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內容詳細地講解了未來的施政綱領,有什麼說什麼,不講空話套話,符合他一慣的作風。
提到國企改革,宋秀靈問道:“張省長,我注意到您剛剛調任雙林省不久,便確立了國企改革這一工作目標,請問雙林省的國企改革落後的根源是什麼呢?您將如何改變現狀?”
張清揚回答道:“通過對基層的調查,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雙林省的發展速度與中央、內務院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都在和自己比,而沒有同其它省市相比。同自己相比,我們的發展不慢,但是同其它地區相比,發展就相對慢了下來。我們的經濟要想跑起來,那就要輕裝前進,我省最大的包袱是國有企業比重偏高、活力不足,裝備和技改沒有及時進行,特彆是工業企業裝備比較落後。所以,我們製訂了國企改革的重要任務,這是我省國有資產的一個重大戰略調整。”
“說到改革的方式,關鍵還是在於思想觀念。如果我們的思想更加開放,更加解放,我們的每一個公務員、每一個領導乾部都想到為雙林的發展作些什麼,隻有通過調動上上下下的積極性,才能完成預定目標。”
宋秀靈點點頭,繼續問道:“張省長,不久前,平城發生了一個惡性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位外商,其中還涉及了一些政府的乾部。這個案件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家議論紛紛,很多人都認為由於地方政府過分的依賴外資企業,導致對他們的放鬆管理才使得獸行的產生。甚至有些人喊出了政府是要服務外商還是要服務人民的口號。在您看來,招商引資與保護人民,哪個更重要?在這次兩會上,您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想法,這個想法與平城案件是否有什麼關聯呢?”
“我……”張清揚皺了下眉頭,心說這個宋秀靈還真敢問,這個問題在采訪預案中是沒有的。
“對不起,打擾一下。”張清揚剛想說話,坐在一側的王雲杉起身打斷了采訪。她嚴肅地看向宋秀靈,怒道:“宋記者,這個問題是在采訪預案中沒有的。”
宋秀靈怔了一下,看了眼王雲杉,又看向張清揚,最後看向艾言。艾言心中暗笑,這個問題其實是她提前安排的。她裝作什麼也不懂,便說:“張省長,王主任,雖然說這個問題在采訪預案中沒有,不過既然小宋問到了,您還是談談吧,我覺得這樣更能體現出雙林省政府對信息的公開和透明。”
“這……”王雲杉為難地看向張清揚,她知道張清揚與艾言是舊識。
“好吧,我就簡單地談談平城的案件。”張清揚點點頭,然後伸手道:“不過,小師妹,希望你接下來的采訪能夠守規矩,采訪預案中沒有的就不要問了,要不然我們王主任的工作不好做。”
“好的,不好意思了。”宋秀靈微微一笑,對王雲杉點點頭。
王雲杉聽到張清揚替自己說話,心情好了很多,又坐到了一旁。
張清揚清了清嗓子,說道:“你說得有沒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概念與這個案件有一點關係,但並不絕對,這是省委省政府很久以來的想法,隻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宣布了而已。政府上上下下要樹立這樣的觀念:為基層服務,為發展服務,為群眾服務。說到底,我黨的一切執政思路都是為了人民,一切都以人為主,這是我們的國策,永遠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