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華接著說道:“是啊,七十幾歲的人了,長途跋涉,不容易啊!”
張清揚問道:“那他離開遼河以後……會直接去京城?”
“不會,他要到遼東視察鋼鐵基地。然後……”馬中華神秘地笑了,說:“他也不會去京城。”
“這個……難道他從遼東直接趕往南方?”張清揚不解地問道。
“沒錯,總書記或者常委領導,應該在南方和他會麵。”馬中華解釋道。
張清揚苦笑道:“看來,他此行會給外界帶來大量的新聞素材啊!”
“沒錯,省長,我感覺……”馬中華的電話響了,他接過來一瞧,臉色就變了,對張清揚說:“總書記辦公室。”
張清揚沒吱聲,隻是點了點頭。馬中華嚴肅地接聽電話,嗯嗯了幾聲就掛斷了。他看向張清揚,說:“剛才雙方領導進行了商談,又臨時改變了原計劃。下午三點,總書記將會趕到遼河與貴賓會晤。”
“在遼河市見麵?”張清揚十分驚訝。
“沒錯,所以現在我們要兵分兩路,一路人馬跟隨貴客,另一路要馬上準備迎接總書記。”
張清揚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
馬中華看了眼手表,說:“我們先陪貴賓在南亭考察,然後回到桃園賓館用餐。午餐之後,貴賓可以休息兩個小時,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機場迎接總書記。軍區也已經接到了命令,安保工作不用擔心。”
張清揚笑道:“一切都出乎我們的意料,看來貴客此行,我們是最高級彆的接待啊,連總書記都親自趕過來了!”
“還有你不知道的呢,剛才孫主任說全部常委領導將會分彆同貴客會晤並陪同其訪問南方的幾座城市。”
“真的是最高規格了!”張清揚吃驚道。
“是啊,看來這次要談的事情有很多,可能貴客有許多事情要和我國協商。”馬中華說到這裡,看了眼張清揚,笑道:“在朝鮮隨行代表團中,我注意到有位年輕人很特彆,他是不是……”
張清揚點點頭,並沒有任何隱瞞地說道:“您猜得沒錯,就是他。”
“那……”馬中華猶豫了下,笑道:“那表明老頭子的身體應該不像表麵上那麼好。”
張清揚也笑了,說:“馬書記,您說得太對了,我也是這麼想的。”
馬中華直接問道:“你和他……談得很開心?”
“嗬嗬,他見我是因為爺爺,您知道的……爺爺曾經與他的父親並肩戰鬥過。”
聽到張清揚這合理的解釋,馬中華心中稍安,笑道:“是啊,他是應該見見你!”
老頭子想去參觀南亭工業園,其真實目的是為了調研南亭的農業發展。南亭在工農業結合的道路上發展很快,而且在這裡率先搞起的農業搞革已經擴散到了全國多個地區試點。對於幾十年來一直吃不飽肚子的朝鮮人民來說,農業十分重要。老頭子早在國內就聽說了南亭工業園的發展模式,這次過來就想親自參觀。
在南亭工作園,南亭的乾部們向他詳細地彙報了工業園的發展,特彆講解了利用本土農副產品的二次加工,同時也解決了本地的就業問題。充分了解了南亭工作園的模式之後,老頭子讚歎不已,當他聽說南亭縣的農業產量後,更是好久也沒有說話。南亭的成功深深地觸動了他的神經。相比於落後的本國農業,南亭的一切對他而言都是不可思議的。特彆是當他聽說工廠裡的那些上等玉米麵是為了供給養殖場裡的山地豬時,更加難以接受了。在他們國家,普通百姓彆說吃到大米,就連玉米也是食用那些發黴的,我們喂豬的玉米麵比他們人吃的都要新鮮!
看到工廠裡用玉米生產出的各種生活必備品,老頭子詢問了很多詳細情況,並且叮囑身邊的秘書記錄。走出玉米生產基地,他又來到了釀酒廠,望著蒸爐裡新鮮出爐的純糧酒,拍手稱讚。當釀酒師將剛出爐的酒送到他麵前時,他還舉杯同在場的乾部共同飲儘。品償著遼河用最古老的方法釀造成的美酒,老頭子的臉上露出了欣賞和敬佩。雖然他一生當中多次來訪我國,可是每一次都有著不同的收獲,華夏的發展速度超乎了他的想象。
走出車間,老頭子特意用力嗅了嗅空氣,回頭對乾部們說:“這裡……同樣沒有汙染。”
馬中華解釋道:“多年以來,遼河一直走著綠色發展的道路,嚴格要求工業的汙染問題,南亭工業園所有存在的汙染源都經過了特彆的處理,這樣能夠保證綠色農業的發展,可以說南亭工業園的模式是工業與農業完美結合發展的代表。”
老頭子頗為自豪地說:“這與朝鮮一樣啊,我們的農業都是綠色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