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記那天說,如果我不想乾了,馬上換人!”白向前眼中閃過一絲憤怒。
“他真的這麼說?”張清揚大為吃驚,看來老馬這次是真的打算一招定乾坤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至人於死地!
“是的,所以我現在也想明白了,隻要在職一天,我就乾好應該乾的事情!無論什麼原因,日報社也不能存在兩種指導意見!”
“老白,你放心吧,換人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白向前已經表示完了,張清揚也要有所表示。
隨著馬中華公開批評張清揚的國企改革政策,全國各地也響起了不同的聲音,大到中央機關,小到各地方報紙雜誌,關於國企改革的爭論越演越烈。兩種路線,兩種方針,旗織鮮明地站在了對立麵上。
令人吃驚的是,中央領導並沒有人站出來支持任何一方,可是以《為民日報》為首的黨政報紙卻大膽地將專家、學者的文章公開發表。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不應該發生的,《為民日報》很少出現爭論,可這次意外發生了。當然,《為民日報》沒有表達編輯部的意見,完全以一個自由、開放的平台發表兩種論調的文章。這種情況,更令人看不懂了!
中央領導層的悄然無聲,或者說“沒意見”令爭論不受控製,經濟界、政治界、思想界的權威人氏分分跳出來公開發表文章,有的支持馬中華,有的力挺張清揚。這次有關國企改革的大爭論,被人們稱為了改革開放之後的又一次爭論!
就在媒體爭論不休的同時,一些激進學者的萬言書突然在民間、網絡流傳。其中《國企倒閉將影響國家安全》、《國企改革令社會主義根基發生動搖》、《國企改革是社會主義的倒退》這三篇文章明顯是一些反社會、反國家的極端份子所針對黨和國家搞出來騷亂民心的東西,但是表麵卻直指張清揚的國企改革論調,把他批的一無是處,甚至把他罵成了大貪官,是西方國家的走狗,全國公敵……
雖然內務院相關監管部門對民間、網絡的不利文章進行了封鎖,但仍然無法全部將之消滅。隨著這些文章在網絡上流傳,一些不懂政治的青年人開始起哄,完全轉移了對張清揚的態度。這位共和國最年輕的省長在網絡上被唾沫湮滅。形勢對張清揚越來越不利。
當然,從全國黨政機關來看,支持張清揚的年輕官員不再少數。無論是不是劉係的乾部,都公開表示批評國企改革中的保守思想,也把馬中華的論調拉入了批鬥的陣營。就連在國家部委,新思想與舊思想的衝突也沒有消停,商務部、發改委等部務會議時也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讓人意外的是,事情發生後,無論是馬中華還是張清揚,兩人都沒有表示見麵談談的意思。這就表明,他們深知沒有談的必要了。既然見麵就是爭吵,那不如不見。
現在已經不是雙林省的爭論,也不是張清揚與馬中華的爭論,而是演變成了共和國經濟在飛速發展過程中兩種完全對立思想的爭論!他們不是政敵,也不是朋友,隻是為了自己的觀念在鬥!這便是馬中華的計劃之一,通過進京走訪,他敏銳地發現了乾部中思想的分歧,利用一些人對張清揚的不滿,將此事擴大升級。馬中華覺得自己保護老國企的思想很能立得住腳,而且也得到一些國家重量級老乾部的支持,所以才拚命將他和張清揚的矛盾公開,激發了全國大爭吵!
當然,外人在爭論的時候,受關注最多的還是馬中華與張清揚本人的態度。馬中華掀起了大爭論,他本人也沒有閒著,隨後又做出了調研破產老國企,拜訪破產企業老乾部、職工的行為,同時公開刊發了他的講話及對老國企、老乾部、職工的同情。他的這一行為,受到不少感同身受的老企業乾部的支持。他們職位低,沒有參與國家層麵的大爭論,但是他們卻親身感受到了張清揚對他們的“迫害”。
馬中華這次的新聞沒有在《雙林日報》上刊出,而是出現在了雙林省的黨內機關雜誌《旗織》上麵。文章配上了老乾部、職工痛哭,以及破敗的房屋,還有馬中華與他們共同吃飯的相片,完完全全體現出了馬書記對老國企倒閉的痛心和理解,照片上他那悲愴、眼含熱淚的情深深印在人的心裡。
相比於省委的大動作,省政府這邊就比較低調,可以說事發之後,張清揚的表現就有些失常,明顯矮了馬中華一截,做事說話都小心翼翼,仿佛轉性了一般。這種現象也讓人覺得馬中華受到了中央某位領導的支持,甚至有人傳言張省長大張旗鼓的改革令中央不滿了,很有可能被拿下,所以他才夾著尾巴做人,不敢再和馬中華抗爭。
不過,張清揚並沒有退縮,在表麵的軟弱背後,他力排眾議,不顧社會上對他質疑的聲音,按照國企改革的原計劃,堅持召開了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算是對馬中華無聲的反擊!
會議在江平春湖賓館召開。會議通報了今年以來我省國企改革進展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省長張清揚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對國企改革必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堅定信心,堅決完成國企改革攻堅任務。這句話又是對馬中華赤裸裸的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