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江伯伯。”
張清揚放下電話,立刻把孫勉叫了進來。張清揚指了指《北江建設》上的那篇文章,對孫勉說:“你聯係東小北。”
“東小北?”孫勉滿臉的狐疑,抓起報紙看了一眼,有點明白省長的意思了,什麼也沒說,轉身就離開。
“這小子啊,真是個惹事的主,發展得好好的,非要搞這麼大動靜,活該倒黴!”
胡常鋒在辦公室裡握著電話大笑。
“常鋒,你不要插手了,現在很關鍵,把眼光放長遠點。”電話裡是一個沉穩的男聲,他的聲音從來都是波瀾不驚。
“炎彬,放心吧,他總不能管我說話吧?嗬嗬……你沒發現他已經不行了,被馬中華收拾的沒有聲音了!”
“不對,這不是他。”喬炎彬搖搖頭,“他肯定有底子,想通過這件事打擊他,馬中華太幼稚了!”
胡常鋒微微變色,細細琢磨著喬炎彬的話,皺眉道:“老夥計,你什麼意思?”
“適當的發發聲是可以的,但是我們儘量不要太冒頭,現在形勢不明,中央都沒有發聲,我們也不要當出頭鳥。”
“好吧,我知道了。”胡常鋒點點頭,對於老夥計的判斷,他一向比較重視。
當天晚上,孫勉請東小北吃飯。東小北還是那無拘無束的裝扮,金黃色的馬尾辮,看起來陽光燦爛。
“孫秘,不好意思,我遲到了!”
“沒事,小北,你還是叫我孫哥吧。”
“好啊,孫哥,找我什麼事?”東小北笑嘻嘻地問道。
“邊吃邊談吧,想吃點什麼?”孫勉客氣地問道。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一天沒吃東西了!”東小北揮手叫來服務員,點了一堆愛吃的菜。
孫勉微笑著問道:“最近在忙什麼,連飯都吃不上了?”
“也沒什麼,最近在家裡老老實實寫書啊,沒有到處亂跑,上次張省長教訓我,亂跑會被讀者罵死滴!”東小北嗬嗬笑道。
“寫什麼書呢?”
“保密!”東小北聰明地轉移話題,“孫哥,說說吧,你找我什麼事?”
孫勉將《北江建設》推到東小北麵前,說道:“這有一個好題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過去調查一下!”
東小北認真地看了看報紙上的文章,不屑道:“哼,副省長出麵賣化肥,下麵的乾部還不是爭著搶著要?一看就有問題,現在這社會,誰還信這種新聞啊!”
孫勉滿意地點點頭,東小北雖然行為誇張,但是卻對我國的政治很了解,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東小北說完之後,突然“咦”了一聲,皺眉道:“孫哥,你找我就是為了這事?”
“嗯。”
“這是你的想法呢,還是張大省長的想法?”
“當然是我的想法。”
“不對吧?我可是知道最近關於國企改革的爭論很多,北江省這篇文章,有點暗諷的用意啊!”東小北轉著小眼珠問道。
“其它的你不用管,如果覺得它有新聞價植,就過去看看,如果不感興趣,就不用去,我嘛……就是一個建議。”
東小北抬頭機靈古怪地望著孫勉,說道:“老實說吧,我這算不算幫你們?”
“算。”孫勉聽出了她問的是“你們”,而不是“你”。
“好吧,這件事我管定了!上次平城化工那事,我欠你老板一個人情,這次……就當是還人情,我不喜歡欠人家的!”東小北認真地說道,“幫你們一次,那就兩不相欠了!”
孫勉哭笑不得,這個丫頭還真“仗義”!
三天之後,張清揚出現在內務院第一會議室。內務院副總薑振國,內務院秘書長,內務院國資委主任和有關廳局的領導,以及全國20多個省市的省長、副省長,國資委的負責同誌出席座談會。會議邀請了不少專家、學者,其中有的支持張清揚,還有不少站在張清揚的對立麵上。
會議室上方的橫幅上寫的是“雙林省國企改革經驗座談會”,當張清揚看到這條橫幅時,首先就是一愣,隨後暗想看來薑振國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要知道,當初李清水打電話通知時,會議的名頭可是“雙林省國企改革成功經驗推介會”,現在不但把“推介會”改成了“座談會”,還把“成功”兩個字拿掉了,可見薑振國暫時還不想給人以過激的感覺。
座談會由內務院秘書長主持,唐總雖然沒有出席,但是有內務院秘書長坐陣,足矣表明對此次會議,唐總沒有反對。秘書長說了開場白,隨後請薑振國講話。
薑振國望向參會的乾部,又對張清揚點點頭,說:“同誌們,在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曆史浪潮中,我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探索與實踐的腳步。無論是雙林的國企改製,還是改製後國企的重組發展,雙林人都創造了奇跡。從廠長負責製到承包租賃經營,從‘三改一加強’到建立現代企業製度,雙林省國企改革一路風雨兼程。”
“去年,雙林省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時雙林省一千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需要關閉破產、退出市場的就有246戶,涉及職工30萬人。當時有20%的企業沒有改製,30%以上的企業出資人沒有到位,60%以上的企業沒有形成投資主體。曾經創造過無數輝煌、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一些老國有企業在新的曆史形勢下,轉軌時期出現了發展中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