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章 雙重保護(2 / 2)

步步為贏 一路向西 5029 字 11個月前

張清揚笑眯眯地問道:“老秦,又有什麼好消息?”

“好消息暫時沒有,向您彙報一件事,我們邊境已經做好了幾處準備,希望能有收效。”

張清揚點點頭,說:“死馬當活馬醫吧,我們也不能寄托太大的希望。”

“我明白。”

“家裡怎麼樣?”

“航空集團向省政府發來了注資江平飛機配件廠,與我們合作開發的項目策劃書,胡省長正在找相關專家論證。”秦朝勇簡要地彙報了胡常峰的動態。

張清揚說:“胡省長也是想辦些事情嘛,我們要支持。”

“嗬嗬,辦事好,辦事好啊……”

“對於延春事件,他怎麼說?”

“他什麼也沒說,隻是安排省政府秘書長林子健去看望了死者家屬,表達慰問之意。”

“聰明!”張清揚心說看來這個胡常峰並不是個愣頭青,還是很有手腕的,這件事換成自己也不會參與的,大可唱唱高調,繼續宣傳他的親民政策。

“還有一件事,”秦朝勇突然有些擔憂,“最近統站部同省政府走的有點近。”

“嗬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張清揚沒有半點感情色彩地說道。

秦朝勇掛上電話,暗暗佩服張書記的魄力,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說的就是這個吧?

上午,張清揚在金光春的陪同下,率領我方全體成員來到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就坐落在當年戰鬥總部所在地的山腰上,烈士陵園掩映在崇山峻嶺之中,依山而建。陵園四周群山起伏,蒼鬆翠柏環繞,山下溪水潺潺。現在正是深秋,荒山枯草,樹木蕭索,令每個人的心情都十分的沉重。

陵園正麵是一座華夏古式的三門琉璃牌坊,牌坊門內迎麵挺立著一座綠瓦紅柱、彩漆油畫的六角紀念碑亭。亭裡的白色紀念碑上刻著銘文,亭子的橫梁上,畫著彩繪圖畫,內容全部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跡。

在陵園第二層寬闊平坦的極為彆致的小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由大理石砌成的英雄銅像。空曠的陵園山頂廣場上,在墓地前排正中,有一座較大的墳墓,高高的墓碑上刻著的碑文顯示,這位英雄正是那位曾經令全國人民都心痛的烈士!

張清揚默默肅立在墓地正中,他的身後是黑壓壓的人頭,雙林省代表團全體成員,以及華夏在朝人員,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在朝的部分華夏商人、華僑等等,全都跟隨張清揚前來拜謁。這也是昨天夜裡,張清揚請大使館幫的忙,他要在氣勢上給髙儷看看,他們國家的獨立,讓我們的軍民流下了多少鮮血!

所有人都穿著黑衣,手捧白花,他們都望著張清揚的背影,頭發被風吹亂,衣衫被吹起,但是張清揚一動不動地注視著眼前的墓群,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然後在我方人員的主持下,全體深深地鞠躬。山林間饑餓的小鳥群起飛鳴,哀鳴升天,加深了肅穆之意。

憑吊結束,張清揚麵對現場所有人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他說幾十年過去了,烈士浩氣長存、英靈永在,先烈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裡。他們偉大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是所有華夏兒女們學習並勞記的英雄……

張清揚的講話早就被髙方人員記錄在案,他們要從中做出一些分析。

一周之後,張清揚率領代表團拜謁烈士陵園的相片登上了倭國的一家由倭國右翼勢力控製的雜誌上,雜誌上的分析家稱這是華夏威脅的標誌,張清揚是華夏的鷹派,也是被暗中選定的隔代接班人。

文章作者稱張清揚是華夏紅色後代崛起的標誌,這是一位強權人物,他在訪髙期間拜謁烈士,表達了他對曆史的不滿和對未來的雄心。也許等到這位真正當權的那一天,他會給全世界帶來威脅。最後,文章作者稱,大倭帝國應該早些防範,加強自衛隊的軍備等等。很明顯,這人就是一個槍手,利用這件事向倭國當權者施壓,或許有軍方的背景。

當然,這篇文章並沒有在國內引起什麼反響,老百姓甚至都沒見過這篇文章,對於這類東西,是不可能流進我國的。隻有一些感興趣的當權者才會關心這些新聞。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篇文章也從側麵反應出,在世界上張清揚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或許成為了各國間諜分析的對象。就像當年在江洲時期的胡一白,很早就關注張清揚了。

張清揚一行人拜謁完墓地,在金光春的指引下,來到部隊曾經的總部參觀,823高地下麵的一個山洞。這個位置是元帥親自選擇的,這裡還留有他的一些風格。

洞口西側有一座平頂石結構房屋,便是司令員開國元帥當年的居室兼辦公室。室內陳設簡樸,隻有電話、桌椅和床具。東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照片———是當年首長們親切談話的情景。張清揚走進元帥的房間,望著簡樸的風格,心裡升起一股異樣的感覺。張清揚的爺爺,就是這位元帥的老部下,想到爺爺曾經說過的事情,他感慨萬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