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趙金光副總理已經談到了最高領袖的想法,準備在白安道地區成立聯合工業區,那麼這就更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物資供給和能源、科技人才的支持,可是我們現在的邊境地區可以說是一個死胡同,大家可以看到,路到琿水就斷了,大大限製了發展。我剛才認真地傾聽了朝鮮朋友的意見,我覺得你們的發展想法很好,但有很多項目都需要我們的合作,這就需要琿水打通出海口,如此才能讓內部以及外部能源進行流通,從而令這個地區活起來!”
張清揚說完這些話,並沒有馬上說出真正的目的,而是又轉移了話題,說:“最近兩年,自從我上任雙林省之後,就在研究延春的發展,以及雙林省與朝鮮的合作。關於延春的發展,我國發改委已經研究出了一個方案,現正在討論。關於這個方案的核心就是要突出琿水的重要性,另外就是雙林省會江平,以及雙林省高新科技的代表城市遼河。大家對遼河是比較熟悉的,多年前,遼河就與鹹鏡北道地區合作,開發了多個項目,現在鹹鏡北道已經發展得初具規模。我想延春與平安道的合作可以充分借鑒遼河與鹹鏡北道的經驗。那麼,我們不妨先談這樣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合作?第二,我們的合作將在哪幾方麵進行?第三,我們雙方都要拿出合作的誠心,將所有可能發生的難題擺在桌麵上一一化解。”
張清揚麵前大家,微笑道:“第一個問題,不用說了,我們都要發展,那麼今天我們可以談談第二個問題,我希望雙方能簽屬一個初步合作規劃,以方便下一次的談判。我們大家都清楚,如此重大的合作,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處理好的。”
金銳銀點點頭,暗暗佩服張清揚的外交手腕,他先談到了琿水的出海口問題,正當把大家的味口釣起來之後,又轉移到了其它的話題。他剛才提的那幾個話題,看似是廢話,但確十分的關鍵,這等於談判的進展在按照他的方式進行。當然,張清揚先不談實際問題,而是首先提到“原則”,這也是在要挾朝方邊境事件沒有處理好之前,談判不會有任何進展。
金銳銀等張清揚落了坐,拍手道:“張書記的分析很精彩,我完全同意張書記的意見,那麼接下來……我就談談雙方的合作意向,當然是我們的單方麵想法。我覺得雙方的合作隻要有這幾個方麵,第一,白安道的基礎建設,第二,將要成立的白安道聯合工業區的資金來源;第三,發展項目需要的人才和各種資源;第四,食品及各類生活用品的供應;第五,原油、電力等能源供應;第六,聯合工業區管理政策的規劃等等……”
金銳銀一口氣說了十五條,每一條都是朝方所不具備或者完全沒有的。李正明聽得直皺眉頭,對張清揚說:“這個便宜不好占啊,還真把我們當成冤大頭了?”
張清揚微笑道:“他說的這些條件,在我看來都沒問題,我完全可以答應。現在的問題是,他還有更多的條件沒有說。”
李正明點點頭,不再說話了。
張清揚看向金銳銀,說道:“剛才銳銀同誌講的幾個方麵我都記下了,回去後研究一下,現在我隻能代表個人的觀點表個態,我認為以這些方麵雙方是可以合作的,我們會給予最大的支持。”
金銳銀點點頭,說道:“那麼接下來,請張書記談談你方的意見吧。”
張清揚喝了口茶,緩緩說道:“我方的意見就是發展,凡是對發展有利的都可以談。一些想法我已經說了,我們將發展延春,發展琿水。”
金銳銀憋得很難受,明明知道對方的目的,可他就是不說,這種滋味很氣人。他也明白,在延春邊境事件沒有解決好之前,張清揚是不會談些具體東西的。他現在勞勞掌握主動權,萬一哪天他心情不好準備回國,那麼朝鮮的可就丟臉了。麵對現在的情況,金銳銀也沒有好辦法。
接下來,雙方通過認真的協商簽訂了一個備忘錄,首次談判宣布結束。與此同時的民政部部長張素玉也結束了慈善活動。
朝方人員送張清揚走出會議室,在金銳銀的暗示下,金光春特意陪著張清揚多走了幾步。
“你今天的談判什麼也沒有說,有意義嗎?”金光春不滿地問道。
張清揚微笑道:“我已經說了很多,不是嗎?”
“你沒有說到重點。”
“事情要一步步的做。”
“我明白你也知道這件事的難度,對吧?”
“嗬嗬,我不認為有難度。”張清揚擺擺手,“光春同誌,請轉告最高領袖,邊境問題應該早些有結果!”
金光春點點頭,說:“我也希望你能拿出一些真正的誠意!”
“誠意?”張清揚微微一笑,歎息道:“現在沒有誠意的是你們啊!我來幾天了?最高領袖的麵還沒有見到,你們什麼意思?”
“我……”
“光春啊,還記得我當初在遼河時研究與鹹鏡北道的合作時說過一句話嗎?”
“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