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可惜外表長得醜,素有‘中華醜果’之稱,所以外地人沒吃過的看一眼就沒心思買了,都是一些窮人樂意買,回家騙小孩子……”
張清揚心中暗暗做好了打算,接著套話:“聽說萬畝果園成立有二十幾年了吧?”
“是啊,二十幾年了,從來沒賺過錢,果樹農場年年虧損,果農又賺不到錢,有的已經偷偷把樹砍掉種玉米大豆了!當初成立果樹農場的時候政府就沒有考慮好銷路,沒有認真做過調查,聽說這東西好,又非常適合這裡的土壤和溫度,所以開荒種樹,可結果成為了有名的廉價水果!”
“宣傳不到位,炒作不成功,再好的水果也是垃圾,相反,不好的東西通過宣傳也可以成為靈丹妙藥,就比如電視廣告的那些保健品!”張清揚長歎一聲。
馬書記把削好的果子交給張清揚說:“先償償吧。”
張清揚也不客氣,接到手來狠狠地咬了幾口,甘甜可口,便笑道:“味道是不錯,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營養?”
“有,有,當年特意請中科院的專家研究過,他們說這東西含了幾十種營養成份,有什麼維生素啊,鈣、磷、鐵什麼的,總之營養豐富,像什麼潤肺、消痰、止咳等等,並且還能增進食欲……具體我也說不清,反正好處多多!”
張清揚靈機一動,笑道:“馬書記,我問你一個問題,一件商品,連賣的人都說不出它的優點來,那麼買的人還會買嗎?”
馬奔書記一愣,臉上微微地變了色,停頓了好久才說:“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會賣東西?”
“哈哈,不是不會賣,是對現今當下人民群眾的購物思想不了解。現在生活好了,人們購買水果的時候也是注重營養,這與我們的蘋果梨正好相吻合,按道理我們的梨是可以大賣的,隻可惜啊……我們宣傳力度不夠,一直也沒能把這種果子的營養價值公布於眾,大家見它長得醜,自然也就不會買了……”
張清揚沒有馬上說下去,而是停下看向馬書記。見到馬書記好像似有所悟地點頭,這才接著說下去:“馬書記,還記得這幾年剛傳到北方的獼猴桃嗎?當初剛進到北方的時候,也沒有人買,可是最近一兩年買得多了,而且還當成了禮品送人,你知道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嗎?你記不記得它精美的包裝,還有包裝盒上對它的簡介,稱它是什麼中華神果,幾百種營養成份,營養價值高於其它水果等……其實,這就是宣傳的作用!”
“對,對,你說得太對了,我老伴當初買那果子時就是看了說明,我剛開始吃的時候也覺得不好吃,可是聽說好,就多吃了幾次,慢慢的也就習慣那個味道了……”
“對,就是這麼個道理,一件新生的商品,在購買者對它不了解之前,我們應該先讓購買者了解它的重要性!”
“張書記,老朽慚愧啊,看來以後的世界還真是你們的,我沒有什麼文化就是不行啊……”言談間,馬奔對他的稱乎,漸漸省略掉了那個“小”字。
“馬書記,您客氣了,琿水縣沒有您坐陣,也不會有現今的安定團結!”張清揚握著他的手拍了個馬屁,可是提到“安定團結”時故意加了分力氣。馬奔聽到那最後四個字時果然眉毛挑了挑,再看見張清揚的目光就複雜多樣了。不由得暗歎道自己的確小瞧這位年輕人了!
“張書記,既然你對這一套這麼明白,那能否幫我們的梨子賣個好價錢啊?”馬書記突然靈機一動,把自認為的難題交給了張清揚。
張清揚微微一笑,可以說正合他意。當馬奔剛剛提到這個果子不好賣的時候,他就是這麼想的,隻不過這話從馬書記的嘴裡說出來和自己主動提出來是大不一樣的,所以他才借題發揮扯了那麼一大堆,就是為了逼著他說出這話。其實他在馬奔麵前所表現出來的對蘋果梨的無知也是裝出來的,身為延春人,他早就知道這個水果,甚至小的時候經常吃,就像剛才馬書記所說,大人覺得這個水果便宜,就買回家哄小孩兒,當年的張麗也是這個心理。見到彆人家的孩子都有水果吃,自己的孩子沒有水果吃,便總給張清揚買蘋果梨吃。不說外地人,就是當地人也沒有真正意識到蘋果梨的價值,所以幾元錢就能買一大袋。
“馬書記,抓經濟工作是我份內的事情,我當然意不容辭,隻是我不知道現在的萬畝果園農場由誰來經營?”
馬書記笑道:“萬畝果然在營子鎮的雙山上,一直由營子鎮的鎮政府全麵管理。”
張清揚搖頭歎惜道:“沒有成立專門的公司,沒有一個自主品牌和商標,也難怪賣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