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揚擺手道:我說過了,今天隻是座談會,不提批評的事,那些都是曆史原因。今天叫大家來,就是想讓大家了解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我相信如果西北的考古工作有所進展,一定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對西北文化產業的提升也有幫助。中央多次提到建設文化大國的概念,在我看來所謂的文化說白了就兩個方麵,一是曆史文化,二是未來創造,隻要掌握這兩點,華夏文明才能掘起和振興!
張清揚的話深得考古專家的讚同,他們的臉上都湧現起激動的神色。在坐的乾部也是眼前一亮,這種說法還是頭一次聽到,但細細琢磨,似乎不是沒有道理。
張清揚接著說道:“考古工作的重要性有很多,我在此就不多說了。但是,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連老祖宗的文化都沒有研究透,連我們祖先的曆史都不了解,那我們身為一名西北人,對得起祖先嗎?更彆提建設文化大省了,我們連自己的民族都不了解!”
吾艾肖貝的神色嚴峻起來,先不管張清揚還有什麼其它目的,單是這些話就足以對安族人民產生震動。
阿布愛德江附和道:張書記說得對啊,外人都說西北神秘,都說西北地下地上隱藏了太多的寶貝和秘密,可是捫心自問,西北對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人來說是否同樣神秘?
看似我們對西北很了解,可是真的懂得祖仙的文化和曆史嗎?在相當一段時間,西北的曆史隻在外國探險家的手上!而我們卻沒有足夠的重視!雖然現在對文化產業重視起來了,可我們自己是否在這方麵做出了努力?
“嗬嗬……”司馬阿木微微一笑:“真沒想到阿布書記也如此有人文情懷啊,過去人們都說阿布書記是一個粗人,我看可不是!”
司馬阿木的話引發了眾人的不滿,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們倆人關係不好,可是今天不是常委會,在這種場合下還想著人身攻擊,未免有些不合時宜。自從沒能擠掉阿布愛德江副書記的位子之後,司馬阿木就和阿布愛德江成了冤家,隻要碰麵就要鬥一鬥。
吾艾肖貝不滿地看了眼司馬阿木,微笑道:“阿布書記可不是粗人,他對安族文化的了解很深,據我了解,要論對安族曆史和安教的了解,他可以稱得上專家!也許大家都不知道,阿布書記的父親曾經是安教的教長,從小耳濡目染啊!”
大家都看出來了,吾艾肖貝想做一個和事佬,替司馬阿木解釋一下。
“嗬嗬,隻是了解一些而已,想起我們民族支離破碎的曆史,確實讓人心痛啊!今天張書記提出對西北考古工作的重視,我真的很激動。”阿布愛德江興奮地說道。
張清揚看了眼司馬阿木,冷笑道:“司馬省長,西北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持,如果我們連西北人民的文化和曆史都吃不透,還何談發展?我勸您今後要多向阿布書記學習,作為安族乾部,振興本民族的文化是你們的使命!”
“嗬嗬,當然……當然……”司馬阿木尷尬地笑笑,連連點頭,他也知道剛才的話有些不妥。
張清揚看向大家說道:“說了這麼多,下麵就請考古所的同誌介紹一下我們現今的考古現狀和重點,讓大家對這項工作有個充分的了解。”
考古所的所長唐老是西域曆史研究專家,已經六十多歲了。他推了推臉上的老花鏡,拿起文件一本正經地讀了起來。老人家很認真,彙報得很仔細,但是彙報內容必竟有些晦澀難懂,所以大家都聽起來都有些無趣。張清揚讓唐老彙報,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彙報,隻是想突出他的地位,讓他看到省委的支持和決心。
好不容易等唐老彙報完了,張清揚微笑道:“唐老是考古專家,又是西域文化研究的領路人,他說的我們未必都能聽得懂,下麵再讓江主任向大家解釋一下……”
這是江小米在會上的頭一次亮相,張清揚想讓大家記住她的工作能力。
好的,張書記,最近我同唐老等人進行了研究,我來向大家講解一下。
江小米微微一笑,展開文件說道:西北考古工作有如下幾項重點課題和難點,大家都知道西北自然條件與彆地不同,地廣人稀,氣候乾燥,這對文化古跡的保護起著良好的作用。但是也正因為地廣人稀,很多的曆史遺跡、古城,古墓群都位於環境比較惡劣、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區,甚至有的還在無人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