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生前並不是什麼逆天大牛,很多東西也都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就是讓彆人負責構建基本的思路框架,或者至少向他提供充足的理論知識。
既然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附壁流以外的情況,那麼在非設計狀態下出現流動紊亂或者失控也就幾乎是必然現象了。
從這個角度考慮,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改變葉片設計,拉高失速裕度,延緩流動分離的發生。
前麵提到過的定常附壁流型終究是有極限的,在這種理論基礎下幾乎不可能設計出高級壓比、高級負荷的壓氣機。
在大概二十多年前,飛行器外形氣動分布的設計思想就從“定常附體流型”跨越到了“定常\/脫體渦混合流型”。
重生之後到目前為止也隻帶過林示寬他們那幾個人。
反映到產品上就是戰鬥機從二代機進化到三代機的那個階段。
也就是從“抑製流動分離”變成了“利用流動分離”——
但是對於馬上就要進入三代機時代的華夏空軍而言,渦噴14終究隻能是一個過渡。
典型例子是從牛頓經典力學和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係統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強大的,但也存在兩個限製,一是積分需求,二是需要自己首先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完成基本的思路框架構建之後才能形成項目。
常浩南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而設計完成之後還要落實到製造。
因為流動分離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兩麵性。
現行的葉輪機械設計體係中一直沿用著“定常附壁流型”的傳統思想。
“能不能把這種思想引入到壓氣機氣動設計裡麵?”
……
眼前這個改進渦噴14的工作,似乎就是個不錯的機會。
而如今在附麵層流動這個方麵,恰好是剛剛完成“從複雜到簡單”的階段。
科學研究所走的一條普遍道路就是從複雜到簡單,再從簡單到複雜。
而上麵說的這些,還僅僅是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設計這一個領域的問題而已。
渦扇10。
而這功夫渦扇10應該就正好處在某一次設計方案歸零的過程中。
真的是如來。
打開係統麵板,看著那隻有1級的工程經驗,常浩南自嘲般地搖了搖頭。
或者說是薛定諤的進度。
想到這些浩如煙海的知識,常浩南的大腦隱隱有些發脹。
重生之前隻帶過算上自己不超過4個人的小項目。
殲10和殲11,兩種三代機的目標動力都是一樣的。
基本上就是沒有進度。
在可以說沒有任何發動機設計經驗的情況下,連渦噴14這樣的二代發動機都有很明顯的拚湊借鑒痕跡,渦扇10的情況就更不用想了。
有進步,但是還不夠。
就連借鑒原案都中途更換過。
首先將具體的自然現象抽象為一個較簡單的模型,進行研究之後得到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逐步取消所作的假設,在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修改和擴充,直至最後得出對複雜的具體現象的全麵了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