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供銷部部長,但金桂說起這些東西來倒也算是如數家珍一般:
“要說起來的話,那台3萬噸的機子已經算是全世界最厲害的15台模鍛壓機之一了,像德國和英國,也就跟咱們一個水平,不過要想造出我們設計的那個輪轂,還遠遠不夠。”
“3萬噸都不夠?”
常浩南重生前在新聞上看到過華夏有一台全世界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但確實沒想到在90年代就能有3萬噸的。
“不夠,要想造出來的話,至少要……”
他說到這裡突然頓住,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幾秒:
“至少要5萬噸這個水平,如果留出一些餘量,比較穩妥的話,恐怕得6萬噸起步。”
“6萬噸……”
常浩南暗自記下了這個數字,同時心裡也多少有些沒底。
後世那台8萬噸模鍛壓機是2013年才投入試生產的。
正如金桂剛才所說,大型設備涉及到的領域實在太多,裝備製造業又是個很吃積累的行當,以現在的情況想要複刻出來恐怕……很難。
“現在咱們隻有3萬噸,那這就是翻了一番呐,在我們飛機領域,這最大起飛重量要是增加一倍,技術難度可是相當了不得,咱們國家現在的基礎……”
“這個麼……我不敢100%打包票。”
金桂輕輕摸了摸下巴:
“但我知道80年代末的時候,青華大學設計過一台6.5萬噸的重型模鍛壓機,而且已經做了不少生產準備工作,隻是在中途被叫停了。”
“我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不過至少相關技術,比如壓力筒、儲壓筒、驅動電機這些肯定有過預研,總之這方麵的技術絕對不是一片空白,否則我們從一開始也不會有想法。”
這對於常浩南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意外之喜。
重型鍛壓機可以對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齏粉合金等難化形材料開展熱模鍛和等溫超塑性成形,因此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在、核能、石油化工、船舶等幾乎所有工業領域發揮作用。
當然也包括航空航天。
比如大飛機起落架、機體承重框、起落架、大型火箭鍛環等等的製造都需要用到。
一旦造出來,完全可以用個幾十上百年,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之後,常浩南便不動聲色地跟金桂聊起了其它更輕鬆的話題,但腦子裡卻已經在盤算著要如何把這個大項目給落實下來。
儘管他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已經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在科工委主任那邊也已經掛了號,但像是這種可以說涉及到整個製造業領域的大活,彆說是他,就算杜義山,乃至丁高恒本人,也是不可能一句話就定下來的。
彆的不說,可行性論證,以及成本回收周期這些東西總要做的。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於常浩南本人的影響,現在國產大飛機項目應該不會如同前世一樣隨著麥道被並購而暴斃,並且計劃生產的型號也很可能從md90的70噸級升級到圖214的100噸級。
所以這個重型鍛壓機搞出來以後可以保證有持續的用武之地,不至於造了幾個水電機組零件之後就擱那閒著。
但這還不夠。
至少不夠保險。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