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相比於美蘇(俄)法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航空強國,瑞典在這一領域的知名度顯然要低得多。
實際上在這個年代,薩博飛機在華夏這邊的知名度甚至都未必比得上薩博汽車。
如果不是席博洋曾經通過各種渠道搞到過一些英文資料的話,他也不會知道這麼個看似不太起眼的北歐小國,竟然還有自己的一套軍用飛機產品體係。
他把手中已經斷掉的筷子丟到一邊,看著屏幕上的圖片,重新靠回了沙發椅的靠背上。
還吃什麼飯,這張圖已經足夠喂飽肚子了。
“真漂亮啊……”
回憶了一下薩博37那個奇奇怪怪的外形之後,席博洋頓時覺得眼前這架飛機雖然同樣采用了鴨翼+大三角翼的設計,但看上去還是順眼了不知道多少,尤其是機身中段纖細的“蜂腰”設計,突出一個性感,差點讓他一個大小夥子把持不住。
作為一個已經拍了很多年飛機的攝影師,席博洋基本上已經親眼見過了華夏空軍所有主力機型。
現在這架飛機給他帶來的吸引力,絕不亞於當年第一次看到剛剛來華的蘇27。
如果說後者身上的美感更多體現在重型戰鬥機所具有的力量上麵,那麼眼前這架殲10的美感則更接近俊秀。
類比一下的話,前者像趙雲,而後者像諸葛亮。
常看三國的席博洋很快這樣想道。
“隻是不知道性能怎麼樣……”
不同尋常的設計對於他來說算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這至少說明華夏的新飛機並不是簡單仿製已有的成熟型號,而是存在自己的獨特的設計語言。
而憂的是缺乏一個能夠作為對比的參照物,實在難以推斷性能如何。
創新這種東西,創好了行,要是創不好,反而有可能產生負麵效果。
不過很快,席博洋回憶起了去年十一月份,自己在香洲親眼見到殲8c做飛行表演時候的經曆。
這讓他心裡多少有了些底氣。
第三代戰鬥機,總歸要比二代半要強吧。
“我要求也不高,能比去年那架殲8c性能更好就行……”
席博洋一邊小聲自言自語,一邊把照片最小化,準備看看bbs上的其他人對此都有什麼看法。
不出意外地,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對這個新奇設計的讚歎。
如果說從殲8身上還能找出些許米格21和米格23的影子,那麼這架應該會被命名為殲10的新飛機,至少跟主流的幾種第三代戰鬥機都已經完全不同。
無論具體參數如何,這至少意味著華夏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有自身特色的飛機研發體係。
席博洋又往下翻了幾頁。
最開始的歡呼以及對攝影師的大段彩虹屁過去之後,話題還是很快收束到了飛機的戰鬥力上。
“大小看著跟f16好像差不多,應該能跟f16比一比吧?”
“感覺這樣一來,咱們空軍的裝備體係就跟美國差不多了,輕重搭配的兩種三代機,也是大國空軍的標準配置……”
“這背景是一片藍天,連個參照物都沒有,你是咋看出尺寸來的啊?”
“你傻啊,機翼下麵不是掛著兩枚霹靂8的模型麼,而且旁邊還有一架教練8伴飛,對比一下就能知道了啊……”
“雖然體積跟戰鬥力之間應該沒什麼必然聯係,但是我看見這架飛機的第一眼,直覺就告訴我,和f16掰手腕不是問題……”
絕大多數人在此情此景之下,第一個想到要對比的當然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空軍。
蘇27要國產化的事情,在這個圈子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因此早就被拿來跟同樣作為重型戰鬥機的f15對標,那麼眼前這架明顯小一號的飛機,自然而然地會被拿來對比f16。
畢竟大多數人可都沒忘了,距離兩個航母戰鬥群在家門口耀武揚威,也就才過去不到一年半的時間。
由於蘇27目前還隻能使用俄製地勤裝備,導致完備率和部署的靈活性都大受影響,很多消息靈通的人也都知道。
去年航展上首次亮相的殲8c勉強算是給了信心已經低到穀底的人們一些希望。
但那畢竟還是一種第二代改進型飛機。
就算修改了氣動、更新了航電,也跟真正的第三代戰鬥機差著一截呢。
因此,大家對於一種真正國產的三代機,已經翹首以待很長時間了。
現在終於得以一睹真容,自然按捺不住要拿來跟彆人比較一番的想法。
看著屏幕上麵一條條滿含激情的文字,席博洋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這種一切性能都靠目測然後虛空下鬥獸棋行為從軍事學角度上當然毫無意義,但本來也沒人指望著一群平民老百姓討論出什麼軍事學成果。
真正要緊的事情在於信心。
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尤其是在這個強敵勢大以至於看上去幾乎不可戰勝的時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