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2 / 2)

趁著這個空當,坐在下麵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師舉手問道:

“兩枚中距空空彈,再加上對應的掛架,大概也要400450kg上下,在進氣道前半段側邊沿增加這樣一部分重量,是否會影響到唇口部分的強度?”

他的擔憂顯然是有道理的。

畢竟在現有設計當中,進氣道和機體連接部分的那六根棍子,主要作用真的是加強結構……

“這個問題,在方案計劃之初就考慮過,起初是準備在連接處進行額外補強,但後來發現dsi進氣道本身相對於二元可調進氣道就能減輕將近300kg的質量,因此一來一回,也並不會有那麼大的區彆。”

“真正需要參與結構設計的同誌妥善處理的部分,是如何在進氣道外壁中布置那兩個掛架所需要的電氣線路……”

“也就是說……機腹部分,就不準備用來布置副油箱了?”

“沒錯。”

常浩南直接點了點頭:

“機腹這個位置,原來計劃布置的副油箱也隻有900升,在修改過機體之後,機內燃油量預計可以增加大約1100l,完全可以覆蓋掉這個機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這樣把兩個起落架之間的黃金位置留出來,完全可以掛載兩枚尺寸和重量都相對比較大的空對麵武器。”

“把大型掛載放在距離飛機中心線最近的位置,相比於按照常規方案布置在機翼下方,雖然總重量沒有變化,但飛機的轉動慣量更小,於是可以維持更高的機動性。”

講到這裡,反應比較快的人已經基本悟出來常浩南的意思了。

“浩南同誌的意思,是要把我們的十號工程轉型成一架能兼容各種類型任務的多用途戰鬥機啊……”

楊韋看著幕布上麵投影出的設計方案,點明了其中的關鍵。

並不僅僅是某項技術的應用。

而是思路的轉變。

“是的,一架真正的多用途戰鬥機。”

常浩南當即表達肯定,然後開始講述自己的整體想法:

“雖然單從技術上講,現在的殲10也完全有這方麵的能力,不過,從總體布局上,其實並不適合執行戰場遮斷或者防區外空襲一類的任務。”

“當然,就眼下我們麵對的鬥爭形勢來說,一架偏向於單純空優的、以敏捷性為主的中型機,確實也符合航空兵部隊的需要。”

“但是,隨著我們人民空軍的不斷發展進步,從一支單純的國土防禦性力量轉變型成為攻守兼備,乃至攻勢型空軍,其實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一種航程和掛載能力都有限的飛機,必定很難適應未來人民空軍愈發複雜的作戰設想,而一個型號飛機的生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其基礎設計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需求。”

“所以,我才拿出這樣的一個初步方案,希望十號工程能以一架中型機的體量,真正成為一架全能的、沒有明顯短板的型號!”

實際上,從一開始參與到十號工程當中的時候,他的目標就是要讓這架飛機能在各個方麵,而不不僅僅是空戰性能上超越16。

隻不過,在渦扇10的性能被真正確定下來之前,這件事情,確實有一定難度

所以他一直都沒把這個目標給說出來。

上一世的殲10就是因為技術自重本來就偏大,發動機推力又不太夠以及眼光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後空軍就能有上千架三/四代機層麵的限製,選擇了偏空優的單一功能技術路線。

但問題是,在排除艦載機這個特殊場景的情況下,中型機在成本以外的地方無論如何都卷不過同等技術水平的重型機。

所以無論16也好、殲10也好,輕重搭配裡麵“輕”的那部分最後必定要偏向於乾臟活舔地。

然而當空軍真的把原來的殲10拿去打雜的時候,卻發現好像又不適合乾臟活……

甚至出現過使用不對稱掛載,一側帶空對麵武器,另一側帶空空彈的名場麵。

雖然不是不能用,但用著很彆扭。

而如今性能更強的渦扇10b橫空出世,自然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打造出一架真正的六邊形戰士出來!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