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在這個項目上麵,我們手裡除了掀桌子以外,根本沒有什麼籌碼,換句話說不存在博弈的可能。”
“所以,我覺得丁主任剛剛說的,在理。”
這種內部會議,倒也不完全是一言堂。
但現在主任和第一副主任站在了同一陣線,那彆人確實也沒什麼操作空間了。
更何況,兩個人,尤其是懷國莫剛剛擺事實講道理的一番解釋,還是有說服力的。
剛剛還有所遲疑的張東旭也是從善如流,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那……如果大衛國用拖字訣的話,我們要怎樣操作,才能儘快跟對方徹底脫鉤?”
圓環工程的拍板級彆之高,就連丁高恒都不能完全做決定。
所以他剛剛說的,也隻是“做好無法推進下去的準備”。
關於這個問題,丁高恒心裡倒是早就有了腹稿:
“去年年中,築堤行動結束之後,我們就在常浩南同誌的建議下上馬了基於運8平台的空警200項目,浩南同誌當時還親自參與了一部分設計工作。”
“隻不過,因為一直隻是作為備份項目,所以分配到的資源比較有限,目前還沒走到試飛的步驟。”
“先把我們手裡的資源傾斜過去一部分,反正大衛國那邊繼續這樣拖下去,咱們也不用付下個節點的錢,隻要電科14所和陝飛的空警200能率先首飛,兩邊的效率一對比,差距馬上就能體現出來,上級對自主型號的信心自然也就有了。”
這個安排,基本已經天衣無縫,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一致認可。
不過,在表決通過之後,還是有人提出了疑惑:
“但是丁主任,圓環工程畢竟是用伊爾76改預警機,空警200如果是運8平台的話……那無論裝備的雷達體量,還是航程和留空時間,應該都沒辦法完全替代吧。”
在決定做出之後,丁高恒也總算稍稍放鬆下來一些。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剛剛被感官屏蔽掉的疲倦感。
畢竟也是奔著70歲去的人了。
因此他一邊收拾東西一邊點點頭:
“長遠來看,自然還是需要更大平台的。”
“但是當務之急,還是要通過空警200這個相對短平快的項目,證明咱們不需要大衛國也能造出自己的預警機來。”
……
散會之後,對情況了解更多的懷國莫跟上了丁高恒的腳步:
“老丁,我覺得,你應該還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吧?”
此時已經離開會議室,被秋夜裡的涼風一吹,後者剛剛的困意倒也消除了不少。
“確實有,但不能算是我的。”
他乾脆地回答道:
“之前做決定引進圖214客機作為c909型號時候,小常就說起來過,那個110噸級的型號,就很適合作為包括預警機在內的特種機平台。”
“那個時候才96年末,連圓環工程都還沒正式簽合同,所以我隻當是隨口一說,但是現在想想,恐怕他從那個時候,就在計劃著咱們自主研發預警機的事情了……”
懷國莫一時語塞。
簡直全讓常浩南給算到了。
停頓少許之後,丁高恒卻又擺了擺手,接著話鋒一轉:
“不過這個事情急不來。”
“小常現在手頭的兩個項目都正好在關鍵期,尤其渦扇10,更是咱們國家未來至少二十年內主力裝備的核心依仗,這個時候肯定分不出精力。”
懷國莫當即會意:
“那……意思是等到渦扇10定型之後……”
“對。”
被猜中了想法的丁高恒微微點頭:
“咱們先把相關資源給鋪墊好,等渦扇10定型之後,再讓他接手這個大型預警機項目。”
聽到這個安排,懷國莫麵露一絲喜色,但旋即又好像想到了什麼:
“但是,渦扇10可不比服役就落後的渦噴14,定型之後就拉倒了,肯定要繼續改進下去,小常那邊……真能撒手?”
“這個麼……”
丁高恒抬起頭,看了看半空中的一輪彎月:
“根據小常在項目進展報告裡麵的說法,渦扇10的核心機隻需要經過少許改進,就可以成為一台貨真價實的第四代發動機。但是咱們國家的材料水平和生產工藝缺課實在太多,很多地方連生產第三代發動機都有些勉強,才折中出來現在這麼個三代半性能的渦扇10。”
“所以大的後續改進,恐怕還要等上一階段才能正式立項開始進行,至於直接以渦扇10作為基礎的小打小鬨……我想小常他把全國一多半的航發研究力量集中起來搞大會戰,肯定也有借著項目鍛煉人才的意思,應該不需要他本人直接參與。”
“所以,應該不成問題!”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