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1 / 2)

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懷爾斯突然感覺到有些迫不及待。

這篇論文,他大概率是看不懂的。

所以需要找個專業人士。

雖然所謂專業人士,也不可能馬上就看懂。

但至少能確認一下,是不是有明顯的疏漏。

佩雷爾曼當然不可能是什麼民科,不過,在曆史上也確實多次發生過數學家自認為解決了某個重要問題,結果卻在很早的地方就被發現出了錯誤的情況。

尤其是從這篇論文頗為逆天的篇幅來看,恐怕其中會涉及到一些新的理論框架。

一般來說,得益於學術期刊和互聯網的極大發展,今天的數學家即便需要從頭開始發明輪子,也有足夠的機會先把輪子單獨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以免出現“把車造出來了才發現輪子是方的”這種情況。

但眼前的情況顯然不一般。

按照懷爾斯的推測,兩位作者恐怕已經在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

而眼前這篇論文,應該是他們所有工作的總和。

至於之前那篇《數學年刊》上的文章……

大概率隻是為了讓其中叫常浩南的作者不會出現的過於突兀,而隨手拿出來發表的罷了。

嗯,一定是這樣。

想到這裡,懷爾斯一邊四下張望,一邊向旁邊的孔采維奇問道:

“我記得……理查德·漢密爾頓今天也過來了吧?”

剛才打開論文的時候他就注意到,最前麵的摘要部分中多次提到了“裡奇流”這個概念。

哪怕懷爾斯並不研究拓撲學,但也知道誰是這方麵的專家。

“我之前好像在會場另一邊見過他。”

孔采維奇回答道。

“走,去找他。”

懷爾斯此時也顧不上亞瑟·傑夫還在台上回答問題,當即捧著筆記本電腦離開座位,拉著孔采維奇從會場中間的過道朝另外一邊走過去。

阿拉什對眼前的場麵有點發懵,但也隻能選擇趕緊跟上自己的導師。

好在今天到現場參會的足有上下兩層上千號人,所有人的關注點又都在最前麵,所以倒也沒有幾個人注意到,兩名堂堂菲爾茲獎得主跟做賊一樣,貓著腰在會場中間亂竄……

孔采維奇的記憶力不錯。

在他的帶領下,三人沒用多長時間就找到了坐在會場靠右側第二排的漢密爾頓。

後者此時麵露愉悅地聽著亞瑟·傑夫解釋為何沒有將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納入到七大問題之中,顯然心情不錯。

畢竟,一直堅定地相信,利用裡奇流方程式,將有可能證明瑟斯頓的幾何化猜想及龐加萊猜想。

“懷爾斯教授?孔采維奇教授?”

漢密爾頓下意識地想要起身。

這二位在數學界還是有億點江湖地位的。

尤其是安德魯·懷爾斯。

儘管有一部分人認為,他的證明方式並不符合費馬口中“精妙”的形容,因此費馬大定理很可能還有其它證法。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延續了350年、難倒了高斯、歐拉、希爾伯特等一眾大佬的難題,終究是在懷爾斯手中終結的。

僅憑這點,他就足以躋身當世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不過懷爾斯眼疾手快,趕緊製止了漢密爾頓的動作:

“漢密爾頓教授,今天早上,準確地說,就在剛剛,我的學生看到了一篇論文。”

他說著把筆記本電腦打開,放到了前麵的小桌板上。

漢密爾頓心說什麼論文不能等一會再看,非得這時候跑過來找我,但轉過眼去就看到了論文的標題。

《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麵》

他剛還在思考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問題,結果現在就來了篇論文,說已經證出來了?

“這是哪個出版社收到的投稿?”

在查看具體內容之前,漢密爾頓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

懷爾斯看了看身邊的阿拉什,然後搖搖頭:

“不是哪個出版社,是arXiv網站,或許你應該也聽說過。”

“這我當然知道,文檔左上角還標著網站的網址呢。”

漢密爾頓指了指電腦屏幕,然後繼續道: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把文章掛到arXiv的同時,總要向某個雜誌社投稿的吧?”

一陣沉默。

顯然,並沒有人能給出回答。

這樣一篇論文出現在arXiv上就已經很不正常了,後麵再發生點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漢密爾頓隻好把文檔往下翻。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爾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給《數學年刊》審稿的過程中看到過這名作者的文章。

漢密爾頓甚至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內容。

其中一個結論便是,利用裡奇流完成的拓撲手術,可以用來構造幾何結構,從而把不規則的流形變化為規則的流形。

那個結論,對於他在學術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選擇了數學年刊進行投稿,那這一次,哪怕是按照慣性,繼續選擇數學年刊似乎也應該是很合理的……

漢密爾頓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機,給米凱爾·拉格斯泰特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這麼一篇文章投稿。

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

一方麵,畢竟都是學者,還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看到了這篇論文。

而出版社,無論是哪一家,都顯然還沒看到。

否則這麼大的事情,早就該直接聯係所有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了。

這意味著,相比於約翰·摩根、布魯斯·克萊納、瓦倫丁·貝納胡等同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等某個編輯看到,再找人審稿的時候,他作為幾何拓撲學路線的代表人物,又比彆人更早看到論文。

大概率可以作為審稿團隊的主導。

沒必要節外生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