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栗亞波的發現(1 / 2)

聽完栗亞波的解釋之後,常浩南也走上前去,湊到顯微鏡的目鏡前麵看了一眼。

果然發現CFRP板上的燒蝕點周圍,碳纖維織物表層已經有些坑坑窪窪,隻不過因為背景是一片黑色所以沒辦法看的更加清楚:

“好像有碳化……還有拉絲和開裂的現象?”

如果問題隻有碳化,那還是比較好處理的。

直接參考焊接那邊的思路,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加工就行了。

但還伴隨著開裂的話,說明是材料本身的熱屬性問題,哪怕丟進真空加工也不行。

隻能考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視能看到的是這樣。”

栗亞波點點頭:

“另外,我也測過力學性能,發現靜態強度,尤其是各向異性的拉伸強度會下降非常多,所以我懷疑材料內部還有因為膠質失效導致的分層問題,不過這個需要用探針才能具體看到了,我約到了下周。”

在實驗室沒有設備的情況下,就隻能交給統一的檢測機構,效率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

不過這個問題暫時無解,所以常浩南決定先關注其他方麵。

“那降低標號用呢?”

他從旁邊拿起一塊CFRP板,對栗亞波問道。

就像一些有瑕疵的CPU會被屏蔽掉幾個核心當成低一檔的型號出售一樣,如果加工失敗的T700還能當T500用,那損耗率大一點也未必不能接受。

然而後者當即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也不行,性能劣化的程度非常不穩定,有時候在同一塊板子的不同位置都能測出相差很大的性能參數,至少在航空航天領域肯定是不能冒這個險。”

“那好像確實沒什麼應用價值……”

常浩南隻好放棄這個退而求其次的思路。

2000年這會,華夏還在從溫飽線朝著總體小康努力,像什麼碳纖維的自行車或者釣魚竿之類的產品顯然找不到市場。

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了黎明廠那邊的電火花加工技術,當初也是麵臨類似的問題。

隻可惜碳纖維相比於金屬要嬌貴得多,像是開裂分層這種問題,顯然沒辦法靠拋光打磨給救回來。

不過思路卻可以借鑒。

“有沒有考慮過用更細的激光束,然後用環切或者螺旋的軌跡把孔逐漸打出來?”

常浩南提議道:

“這樣激光不是連續作用於同一個點上,燒蝕效果應該會減弱一些。”

“我試過。”

栗亞波從旁邊的樣品架上取下另外一塊CFRP板交給常浩南。

相比於後者剛剛看到的那些,這塊板子的厚度要薄很多。

與其說是一“塊”,倒不如說是一“片”。

常浩南肉眼估了一下,厚度可能連一毫米都沒有……

字麵意義上的薄如蟬翼。

不過,如果說之前那些還隻能被稱之為進度,那他手裡這塊板子所代表的東西,就能算是正兒八經的成果了。

當然具體的應用價值另說。

“在0.5毫米或者更薄的板子上,這樣確實可以起效。”

栗亞波說著小心翼翼地從常浩南手中把薄板接過來,對著實驗室頂上的燈照了一下。

甚至微微能透亮。

然後才繼續道:

“不過,對於這麼薄的板子來說,哪怕機械加工也一樣很容易,而且這種薄板本身也幾乎沒什麼實用價值,連當飛機蒙皮都太薄。”

“但如果板子厚一點,比如到5毫米甚至1厘米,那無論是環切還是螺旋,又都沒辦法在一個周期裡完成加工,而要是重複多次的話,那熱效應是會累積的,最後的結果還是跟之前您看到的差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