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正常的垂發(2 / 2)

“我之前跟王傑聊過,他跟雷誌興一樣也是機械出身,而且碩士階段就研究過回轉機械設備的故障特征問題,隻是之前沒接觸過高維數據降維這種理論概念,上手應該還是挺快的。”

“這個麼……”

常浩南猶豫了一下:

“我回去以後征求一下他的看法吧,咱們在研究領域這塊還是要參考學生本人的意見。”

“實在不行,我過幾個月還計劃招一批博後和研究員,反正技術在咱們手裡,人手的問題總有解決辦法。”

“也好……”

雷誌興點了點頭:

“反正造船的事情,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看到進度。”

“那林總,你們就繼續按照原來的時間表推進項目,等到軍艦舾裝的時候,我們再跟艦麵作業同步解決動力係統的問題?”

常浩南看向旁邊的林青。

“可以。”

既然不會影響到項目本身的進度,後者自然也沒什麼意見。

……

在參觀過整艦建造情況之後,考慮到時間還早,所以吳文濤和林青又帶著常浩南去設備倉庫,看了一圈已經送到貨的3K95艦空導彈係統。

也就是海基的道爾。

隻不過,這套東西的外形卻跟常浩南印象裡的有些不同……

“我記著……”

常浩南抬頭看著眼前的4組發射箱,一臉驚訝地問道:

“這3K95的發射裝置,應該是8發彈呈圓柱形排列的來著?”

“對,原版是這樣。”

林青點了點頭:

“8發彈,跟左輪手槍的彈巢差不多,但隻有一個發射口,下麵還有個旋轉機構。”

“但我們想破頭也不理解為什麼要用這種奇怪的發射方式,既不省空間、也不省成本,還憑空增加了係統複雜度。”

這邊剛吐槽完,旁邊的劉工程師又補了一句:

“而且,陸基9K330其實已經有了一套技術成熟的8聯裝發射箱,但即便是這樣,蘇聯人還是給他們的海軍設計了……那麼個玩意。”

實際上,常浩南很久以前倒是聽過相關分析,認為之所以會有這種奇特的設計思路,是因為蘇式海基垂發,無論3K95還是遠程的S300F,都是直接替代更早年間單/雙臂發射架的產物。

相當於直接把發射架給藏在甲板下麵,以防高海況對導彈和發射係統造成不利影響。

在這個思路下,8發彈共用一個發射口幾乎是順理成章的想法——

現代級上麵的9K90單臂發射架,那可是24發備彈才有一個發射位置。

隻是後來的人們已經見識過了宙斯盾那種垂發,再回過頭來看,當然覺得哪哪都奇怪。

“所以你們直接弄過來了四套陸基道爾的垂發裝置?”

常浩南看著這四個長方體的金屬箱子,發現好像確實跟9K330的那個有點像。

“倒也不直接是陸軍的。”

林青解釋道:

“其實俄國人自己也覺得那個轉輪發射機構非常奇怪,所以早就設計過這種8聯裝的垂發,隻不過後來他們一直沒有新船下水,所以沒地方裝。”

“我們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就把這套東西順便跟幾個營的9K330,還有些相關的技術資料一並給打包回來了……”

“就算以後054換了體積更大,可以發射中程甚至遠程導彈的國產垂發,這種體積比較小的近防係統也肯定有用武之地。”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