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遠程點穴(2 / 2)

喬晨青稍作停頓,又重新邁開步子:

“上個月底,我們根據美軍在愛烏罕使用武器彈藥的情況,開過一次涉及全軍的精確製導武器研討會。”

“當時航天科工三院的同誌和我們講,為了保障東海10遠程巡航導彈的按期服役,他們計劃先在上麵安裝跟KD63一樣的渦噴發動機,隻是航程會從原計劃的2500公裡縮短到1500公裡左右。”

“當然,這其實應該是海軍和二炮那邊重點操心的事情,我隻是剛才聽你提到kh55上的小型渦扇,才突然想起來這件事的……”

常浩南露出一臉了然的表情。

所謂東海10,其實也就是後來的長劍10。

隻是華夏這會還沒有讓巡航導彈精確打擊地麵目標的技術,所以就計劃先用同樣的彈體搓一個遠程反艦導彈出來,在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之外威懾一下航母戰鬥群。

不過後來很快發現,反艦導彈的攻擊目標是處在移動當中的軍艦,而亞音速導彈飛一千多公裡需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這中間涉及到目標搜索和中繼引導的問題同樣沒法解決。

於是就不了了之了。

“喬老總,其實巡航導彈用的小型渦扇或渦噴發動機,因為是一次性的,所以技術難度真不算高,航天科工那邊應該也有一定的技術基礎。”

常浩南稍微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如果真有這方麵需求,那以他們為主,我們進行協助,在老式渦噴的基礎上改一個渦扇出來倒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但說實話,以我國的實際需求來說,1500公裡射程和2500公裡射程……中間未必有質的區彆,巡航導彈,尤其攻陸巡航導彈的關鍵技術,還是中段航路規劃,以及末端的目標篩選和識彆。”

“哦?”

聽常浩南講的頭頭是道,喬晨青倒也來了興趣:

“你們航空動力集團,對這些也有研究?”

“嗯……嚴格來說,不是我們集團有研究。”

常浩南抬起手,輕輕摸了摸下巴:

“是我有些研究。”

“……”

“……”

周圍的空氣似乎安靜了那麼一瞬間。

見到無人應答,常浩南隻好繼續解釋下去:

“之前搞理論推導的時候,我無意中開發出來過一個係列算法,可以用於圖像數據的分類和處理上麵,目前正在嘗試以此為基礎,結合一些其他技術來完成圖像分割和輪廓跟蹤。”

“如果技術經過測試沒問題,應該可以把作為一種有效的末製導手段,就相當於讓導彈像人的眼睛一樣,通過圖像自動識彆和跟蹤目標。”

“結合地形匹配跟蹤和衛星製導,能把武器的最終精度提高……嗯……一個數量級這樣吧。”

這下子,不光是喬晨青。

周圍其他人也紛紛把耳朵給豎了起來。

如今已經是21世紀初,距離沙漠風暴行動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

對於精確製導武器的神話,至少在軍隊內部算是祛魅了。

由於衛星在高程測量上的先天不足,單純由GPS或者類似手段製導的導彈,精度隻能算是差強人意。

具體到眼下,大概可以達到20-30米。

差一些的可能要到50米。

而且還容易受到乾擾――

尤其是這一點,由於某人的原因,如今算是在幾乎所有人的腦子裡紮根了。

總之,如果想要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操作,那就需要激光製導,或者電視製導之類的手段。

但前者需要有東西持續照射目標,而且受到天氣影響非常顯著。

而後者則受製於全程人在回路,有效控製的極限距離也就是二三百公裡。

所以“遠程點穴”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想象中,或者是美國人宣傳當中的那麼神奇。

很難的啦。

然而,常浩南剛才的那一番話,卻再次引出了眾人對此的關注――

如果導彈能像人一樣,自己識彆目標呢?

那不就相當於解除了電視製導的控製距離限製?

提高一個數量級的精度,那就是2-3米。

換句話說,隔著一千公裡、兩千公裡甚至更遠,也不需要冒險提供什麼激光照射,隻要一個大致的坐標數據以及目標的外形輪廓,就能把導彈送到目標頭上。

說精確到一麵窗戶可能有點誇張。

但精確到一個樓層,或者一輛車……

似乎並不是完全沒可能。

“還……還能有這樣的技術?”

人群當中,不知道是誰首先問了出來。

“嗯……理論上肯定是有的。”

常浩南篤定地回答道:

“不過,二進製計算機沒辦法完全模仿人腦的運作……當然實際上我們也不是很理解人腦的運作邏輯……”

“總之目前的研究重點還是處理靜態圖像,也就是照片,想要對動態圖像,尤其是角度比較複雜的動態圖像進行識彆,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說到這裡時,常浩南似乎聽到有人發出鬆了口氣的聲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