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如何識彆航母?(2 / 2)

而航空母艦最大的最大特征――全通甲板,在衛星觀測視角看來,也和部分民用運輸船隻廣闊的前甲板類似。

甚至堆滿了集裝箱之後的集裝箱船,也很容易被誤判。

這樣一來,容易被利用起來的特征就隻剩下兩個。

首先偏向一側的艦島。

除了航母和兩棲攻擊艦這類有載機需求的軍艦以外,再沒有其它船隻會使用這種奇葩的設計。

民船都會把駕駛室設置在儘可能貼近船體前或後端的位置。

但問題在於,艦島確實有點太小了。

尤其是核動力航母由於無需煙道,更是可以把艦島做的很小且很靠後。

而且還和甲板部分高度重合。

無論是雷達、可見光還是紅外光,在分辨率不足的情況下都很難辨識出來。

相比之下另一個特征,也就是斜角甲板和起飛甲板所組合出的不規則船體輪廓,就比較友好了。

民船出於容積率的考慮,不可能設計這種支楞巴翹的外形出來。

甚至連不設置斜角甲板的中小型航母,以及兩棲攻擊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

而且更重要的是,300米長、40米寬的輪廓,對於目前的衛星分辨率來說,還是勉強能夠分割出來的。

所以,才必須要解決凹陷區域識彆率的問題。

否則直接給你把斜角甲板那一塊分割成圓潤的弧線,那就和一艘油輪差不多,一點特征都不剩了。

“林總說的不錯。”

常浩南信步來到黑板旁邊:

“傳統的幾種活動輪廓模型,很難直接被應用在我們海洋一號的圖像識彆算法當中。”

“不過我之前在寫一篇論文的時候,曾經無意中看到過一種思路,就是利用變分水平集方法改進活動輪廓模型。”

“到目前為止,這種思路的主要產物是幾何活動輪廓模型,以及更進一步,利用Mumford-Shah泛函對變分水平集方法進行分段所開發出的測地活動輪廓模型。”

“當然,由於水平集方法在過去一直存在不守恒問題,因此這兩種方法在麵對曲線拓撲結構變化時的適應性仍然有限。”

“不過,如果你們看過我之前發表在第一期JCAS上的那篇文章,就會知道我已經從理論層麵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說完之後,常浩南在黑板上寫下了第一個方程:

p=e/Z.

而就在這個時候,下麵又有另外一個人舉起手:

“常總,第一期JCAS上的大部分文字我倒是都看過,但如果沒記錯的話,您發表的那篇文章好像是用來進行多相流模擬的?”

“是的。”

常浩南此時也恰好寫完方程,於是轉過頭回答道:

“但數學原理層麵的東西,萬變不離其宗。”

“多相流模擬的難點,也是在於其相界麵的拓撲結構高度不確定,因此需要將運動界麵描述為隨時間變化的水平集。”

“因此,這種方法可以在幾乎無需改動的情況下,被應用在偏微分方程的曲線演化當中”

說完之後,他重新指向黑板:

“這是統計力學當中,吉布斯公式所對應的貝葉斯形式,而我剛剛所提到過的變分方法,恰好在形式上與之完全一致……”

“而基於偏微分方程的圖像處理方法,實質上正是在圖像的連續數學模型上,假設圖像遵循某一指定的偏微分方程發生變化,而PDE的解就是希望得到的處理結果。”

“至於如何確定這一製定的偏微分方程形式……”

常浩南一邊說,一邊在“圖像變化”和“偏微分方程”中間畫了個箭頭:

“一般來說,是將期望實現的圖像變化與某種數學物理過程進行對比,例如將圖像的平滑處理類比於雜質的擴散過程,當然,大多數處理方式都不會如此簡單,這也正是我們當前階段需要研究的問題。”

“就我目前的研究進度來說,隻要能夠走到這一步。”

他又在“偏微分方程”五個字上畫了個圈:

“後麵的數值求解過程,就幾乎不是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