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棋逢對手(2 / 2)

結果連常浩南都沒想到,渦扇10的生產定型能夠如此順利,以至於他在2002年初就可以開始考慮QC300的設計方案了……

一下打亂了海軍之前的裝備更新計劃。

而對於已經把GT25000研究了個七七八八的703所來說,這事就更顯得離譜了。

吃著火鍋唱著歌,到手的項目突然就被人給截胡了。

這哪能忍?

因此,當座談會進行到燃氣輪機這塊主題的時候,703所負責GT25000的聞學友總師,直接就拿出了這些年來看家的成果……

“對於UGT25000原型的性能,我相信海軍方麵的同誌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在此就隻進行簡單的介紹,其目前已經在052B型168艦上進行了航行試驗,性能表現完全符合預期,而已經進入設備舾裝階段的052C型也使用了這一型號……”

“……”

相比於QC300來說,GT25000的最主要優勢,就是情況已知,且幾乎立等可取。

得益於這條時間線上華夏機械工業整體水平的高速進步,後者的國產化進程在進入到千禧年以後幾乎一路順風。

而在一番簡單的背景介紹之後,聞學友也很快進入了今天的正題:

“我接下來想重點說明的是,我們在國產化GT25000的同時,也在對其進行改進升級。”

“首先是早在90年代末期,我所就構建了GT25000的零維全機模型和二維部件級模型,並在此基礎上對增加間冷回熱係統的可行性進行了理論研究。”

“之後,我們還根據研究成果對一台401A型燃氣輪機進行間冷回熱改造,作為技術驗證機完成了初步方案論證。”

“根據測試結果,其熱效率相比改造前提高約3.8%,輸出功率提高約5%……”

“……”

船用燃機這東西,發展方向屬於看得見摸得著的,因此703所同樣把間冷回熱係統作為未來的升級路線,也算是預料之中。

至於利用自己在船用動力方麵的經驗優勢早一步搞出原理樣機,就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當聞學友在介紹完這一部分之後,用眼角餘光瞄向下麵坐著的閻忠誠時,發現後者似乎並未表現出任何情緒波動。

這讓他不免有了些擔憂。

不過,聞學友還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

因為,後麵還有另一項“撒手鐧”。

他把PPT翻到了後麵一頁。

上麵是第二部分的標題:

自適應處理機匣。

“另一方麵,相比於航空發動機,船用燃機在追求更高的設計工況效率的同時,要求在非設計轉速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因此在保證船用燃機高轉速下擁有高效率的同時,也應專門考慮其在較低工況下的實際運行穩定性。”

稍作停頓之後,聞學友繼續介紹道:

“出於這方麵考慮,我們在儘量維持核心零部件通用的前提下,設計了一種自適應處理機匣,在動葉的前緣和尾緣處開口,中間通過橋式結構連接,利用前後兩個開口的壓差,使得後麵開口附近的氣流通向前開口,從而改變葉頂間隙渦的內核,並有效削弱葉頂泄露二次流的產生……”

“這一設計可以兼顧壓氣機效率和穩定裕度,同時適用於突尖失速中的堵塞失速和葉頂過載失速,以及模態失速。”

“根據模擬測試,在壓氣機處於模態失速時,新型自適應機匣能夠擴穩達到2%,而當壓氣機失速類型轉變為突尖失速時,擴穩效果可達6%,總體來看可將汽輪機50%轉速以下工況的平均熱效率提高3.5%,而在設計點處的效率僅降低0.23%,幾乎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閻忠誠在下麵靜靜聽著聞學友的介紹,麵色也逐漸變得玩味起來――

對方剛才特地提到船用燃機和航發的區彆,顯然是為了強調自己這邊在船用動力領域的經驗不足。

當然也必須承認,這個自適應機匣技術確實相當巧妙。

利用相對小的成本,實現了對燃氣輪機高低轉速性能的兩頭兼顧。

算是解決了燃氣輪機動力的一個巨大痛點。

如果是更早之前的自己來參會,或許還真拿不出什麼好的應對辦法。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三天前,常總提出的那個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似乎帶著點殊途同歸,又針鋒相對的意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