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五倍……不夠!(2 / 2)

大約半小時後,距離最遠的四號車也報告說自己已經抵達了15公裡外的預定位置。

於是。

第一輪測試,正式開始。

首先,自然是對照組。

也就是按照傳統中繼模式,中繼站隻進行數據接收和轉發,而不對數據進行處理。

“各號車均已就位!”

無線電當中,傳來了現場測試指揮員付明義的聲音:

“一號車,開始發送數據!”

一時間,原本有些嘈雜的車廂當中,隻剩下空調和通信設備工作時的嗡嗡聲,以及包括常浩南在內,總共四個人的呼吸聲。

測試所用的數據內容是常浩南提前就設定好的,所以並不需要操作員現場輸入什麼。

隻要在操作界麵上選定內容,然後發送就行了。

不過,程序畢竟是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緊趕慢趕編出來的,也就不用考慮什麼UI交互之類的問題了。

不說彆人,哪怕常浩南自己,看著略顯簡陋的界麵都有點繃不住。

好在基本功能還是比較齊全的。

沒過多長時間,數據傳輸便逐漸接近了尾聲。

毫無疑問,哪怕不去看具體的結果,單憑感覺也能知道,結果並不樂觀――

網絡吞吐量並非一般理解當中的“平均網速”,測試方法也不是通過傳輸一定數據量的文件然後再除以最終用時,而是以一定速率發送一定數量的幀,並計算待測設備傳輸的幀。

如果二者相等,那麼就將發送速率提高並重新測試,直到接收幀少於發送幀的瞬間,其對應速率就是網絡吞吐量。

因此基本可以認為,測試時間越短,則結果越差。

另外不難看出,這種測試方式得到的結果雖然是一個字節/秒的帶寬單位,但卻絕不僅僅和傳輸帶寬有關。

更重要的其實是穩定性。

“1.4千字節/秒……”

幾乎在屏幕上出現數字的一瞬間,吳威就下意識念了出來。

哪怕在21世紀初,也是個慢得驚天地泣鬼神的結果。

正如他之前估計的那樣,在傳輸條件惡劣的地麵上,利用通信車進行多跳傳輸,不會有任何好下場。

實際上,二號車那邊測出的吞吐量高達170千字節/秒以上。

到了三號車,還剩下30千字節/秒左右……

而四號車就隻剩下1.4千字節/秒了。

足以見得增加中繼節點對於傳輸速度的毀滅性影響。

當然,如此誇張的結果確實是本地自然乾擾較大導致的特例。

但趨勢總歸是沒錯的。

“打開各號車的編碼和解碼功能,重新進行測試!”

常浩南記錄下實驗數據,然後對著無線電下令道。

對於他來說,對照組的結果越差,反而越貼近於成功。

不過,一切的前提是。

實驗組真能測出一個更好的數據出來。

……

隨著機櫃的散熱風扇重新嗚嗚轉起,第二次測試,也正式開始。

理論上,在啟動了編碼和解碼功能之後,網絡吞吐量將可以逼近香農極限。

雖然實際操作中還是會受到諸多影響,但無論如何,結果應該都會明細優於之前才對。

而測試過程,果然也不負眾望。

持續時間比第一次長了幾倍。

儘管結果好壞與時間長短隻是呈正相關而不是呈正比,但這至少是個不錯的兆頭。

一直到十幾分鐘之後,屏幕上才像剛才那樣跳出一個代表四號車吞吐量的數字。

“6.8千字節/秒!”

這個結果讓吳威眼前一亮。

要知道,這些數字本身並不代表他這輛通信車的真實水平。

但提升的幅度可是實打實的。

將近5倍!

他絲毫不懷疑,如果自家產品用上這種技術,那麼即便過上5年,乃至10年,性能都不會完全過時……

“常總,這……”

他一臉興奮地看向常浩南,準備表達一下祝賀。

但話說出口才發現,對方的臉色……似乎並不太好看。

“不對啊……”

常浩南眉頭微皺,目光緊盯著屏幕上的結果喃喃道。

略顯怪異的反應直接把吳威給整懵了:

“不對……哪裡不對?”

“……”

迎接他的,是一陣沉默。

好一會之後,常浩南才用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回答問題的語氣輕聲說道:

“我之前在有線網絡內測試,結果就沒下過15倍……怎麼這次的效果就直接減弱了三分之二呢?”

聽到這句話,吳威差點被自己的口水給嗆到――

好家夥,這意思是嫌五倍的提升還不夠大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