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這一番話,初衷其實隻是想安慰一下剛才受到打擊的空軍領導而已,並沒有真想搞出個什麼具體產品。
因為這裡麵還有一個問題他沒講到。
就是射程。
21世紀初的地空導彈最遠射程也就150km左右,地導部隊一般又都部署在距離接觸線比較遠的地方,折算下來,其實跟戰鬥機發射自己的導彈也差不太多。
等日後有了射程300km級彆的地空彈之後,再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不過,常浩南還是明顯低估了如今解放軍指戰員們追求新技術新戰法的欲望。
以及對他的信任水平。
“聽起來好像……還挺有用的?”
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第一個評價就給常浩南整不會了。
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應和:
“確實……”
“這樣,至少在麵對大量低空目標的時候,地導部隊也可以提前做出反應,而不是隻能乾看著,在末端才能發揮作用……”
“……”
聽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有點悟了——
由於最近幾年華夏各方麵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認知相比剛重生那會已經遲鈍了不少。
不管怎麼說,眼下才2002年。
新三打三防仍然是解放軍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尤其是其中的防巡航導彈。
相比前些年,壓力不僅沒有減小,反而還增加了。
因為在盟軍行動出現巨大差錯之後,美軍也隨之亡羊補牢,在後麵幾年裡迅速將其軍用的GPS終端升級到了第三代。
至少在短時間內,電磁乾擾的效果都會打些折扣。
在這樣的背景下,剛剛那種能讓地空導彈克服地球曲率攻擊數百公裡外低空目標的技術顯然很有吸引力。
畢竟,華夏近些年的空空彈裝備數量雖然提升迅速,但也是按照正常空戰的標準來儲備的。
如果用來攔截數量巨大的巡航導彈,還真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浩南同誌,你們現在是否有這一類技術的研發計劃?”
喬晨青顯然是覺得,從常浩南嘴裡說出來的事情,很可能已經在不聲不響地推進當中了。
應該說,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很多次。
但這次真沒有。
後者趕緊搖頭:
“剛剛隻是我的想法,目前還沒有什麼研究計劃……”
“那如果……”
這次,都不用對方說完,常浩南就能猜到是什麼意思:
“如果真有需求,可以基於現有的數據鏈技術進行開發,做上幾次試射看看情況,這個事情難度不大,讓航天科工的同誌和電科集團配合一下,應該就能完成。”
“隻不過要測試的話,就會涉及到航空、地導、雷達等多個方麵的單位,恐怕需要空軍方麵專門協調一下……”
現在常浩南旁邊幾乎站著半個空軍領導層。
協調,當然不是問題。
但喬晨青顯然有些彆的想法。
低頭思索半晌之後,他轉向身邊的參謀軍官:
“我們能否更進一步,以目前的鼎新訓練基地為骨乾,再納入除航空兵以外的其它兵種,建設一個麵向長遠未來的、專門針對新技術新戰法的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