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彆老班,劉飛心中便有了底。
如今有了父母賣房的壓力,有了萬能U盤的存在,他的勁頭反而更足了。
上午的課程劉飛照舊按自己的節奏複習。
地理老師在得知劉飛五天搞定小學曆史的事情後,嫉妒地麵目全非。
連夜推翻之前的半個月學習計劃,重新製定了一套三天突擊訓練。
鬼知道地理老師對劉飛哪來的自信。
不得不說,有老師的指導就是比自己蒙著頭一本一本看強得多。
前後的知識聯係,哪些是重點,哪些隻需要了解,全都標得一清二楚。
學習效率想不高也不行。
再加上劉飛又掌握了記憶固化這種高端技巧,隻需要強行記憶保證一字不錯,然後再通過係統錄入U盤。
之前學習的時候他每天至少要抽出一定時間複習學過的內容,現在這個過程則完全可以被省略了。
而且劉飛可以保證絕不出現錯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短時記憶以後會遺忘了。
當然,這種拚命三郎似的學習方式也有一點小小的後遺症。
隻上了一節課劉飛就被迫和老鼠換位去了最後一排。
沒辦法,任誰都受不了前麵有個探照燈在那裡閃來閃去。
老鼠搬家的時候滿臉悲憤:“太欺負人了,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悄悄焗了油,當年一起學渣到底的誓言去哪了?”
劉飛嘿嘿一笑:“因為當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你大爺!”
鬨歸鬨,其實說起來地理比劉飛想象中的更難。
學習不止是記憶,還有理解。
特彆是在靈氣時代,不能理解知識的精髓便等於沒有學習。
這就是為什麼學生到了高中階段靈體改造速度大多會加快。
包括物理化學在內的很多東西往往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這個階段小屁孩們連字都認不齊,加減法都沒算利索,怎麼可能理解自然科學這些深奧內容。
但時間不等人,不管會不會先記憶已經成為現在的通用法則。
之前強行背誦的東西興許因為年齡小、閱曆少、學習不夠係統等原因無法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體係化、全麵化,一些不理解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就會越來越明了。
靈體改造的速度理所當然地也就越來越快。
地理就是如此,它需要掌握的內容可不止前世的地球,還有不斷出現的外空間。
如今的時代堪比當年地理大發現。
每個外空間都有著獨立的環境係統,如何探究其中的資源和地質地貌特征成了地理學派的重要使命之一。
每個外空間都有著獨特而神秘的地理特點,如果連基本地理環境都無法掌握,人類如何向外空間拓展生存空間?
事實上,地理雖然號稱文科學派,到後期還涉及了海量的綜合學科內容,無論是氣象氣候學派還是環境學派都和理科密不可分。
彆的不說,現代都市防禦圈的建立,最大的貢獻者之一就是地理諸學派。
全球各大城市外圍防線那一麵麵堅硬到鋼鐵看了流淚,合金見到沉默的巨型防禦圈都是地理學派的大能建起來的。
至少劉飛覺得三天學完有點強人所難。
這也算無妄之災,明明是地理老師跟曆史老師彆苗頭,憑什麼自己受罪嘛。
一上午的自習結束,劉飛去食堂隨便吃點東西便準備回教室接著乾。
一進來卻發現大家圍在一起不時嘖嘖稱奇。
劉飛最愛湊熱鬨,趕緊擠進去。
原來是老鼠把他的筆記本電腦拿過來了,大家正圍著看微博。
劉飛頓時沒了興趣,這玩意哪有地理小可愛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