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是具體的設計方案,包括設計圖紙、實物測試等等。
其中的數據量實在是過於巨大,劉飛一口氣看到了晚上才不過看了所有資料的十分之一。
劉飛歎氣,這萬能U盤要是能卸載多好,卸下來插到電腦上,再把所有知識通通拷貝進去。
然後老子就成了世界上知識最淵博的崽。
隻可惜這貨卸不下來。
劉飛正要將係統關閉,忽然發現右下角的學術模擬器在閃動。
一打開,一條信息直接彈他臉上。
“你發現了新的學術線索,是否選擇加載?”
劉飛驚喜了。
居然還有這種操作?
“加載!係統霸霸快給我加載!”
學術模擬器的頁麵微微震動一下,然後如同書卷翻頁般忽然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獨立的頁麵。
一個是劉飛最開始得到的某數學分支。
劉飛點開另一邊。
“跨學科學術線索-外骨骼裝甲設計。”
這一次的學術分支遠比另一邊的數學要多的多,直接劃分為兩個分模塊。
一個模塊是研究外骨骼裝甲所需要的全部基礎理論知識,龐大的分支誇了十幾個分支學科。
而另一模塊則是單獨的設計方案。
這一個分支圖變成了樹團狀,每一個單獨的外骨骼裝甲部位都是一個中心,圍繞在它周圍的是十到二十幾種設計方案,如果點開某個設計方案瞬間會出現大量金色線條將不同部位的設計方案連接在一切。
這代表了學術模擬器所認定的該方案下與其他部分的最優組合。
聽起來有點繞口,其實意思就是如果選擇了某種方案,係統會自動幫劉飛挑出其他部位最合適的設計方案。
劉飛深吸一口氣。
這得變態到什麼程度才能掌握如此龐大的知識體係。
數百個學者的智慧結晶果然不容小覷。
基礎理論先不說,劉飛目前肯定是沒希望搞出來的,他想看看有什麼東西是自己目前可以搞定或者通過學習合作可以先做出來的。
“‘以太’介質下的靈氣運動猜想。”
這個劉飛有點印象,算是物理學科下的一個分支研究,主要用於破解靈氣產生原因,摸清靈氣本質,進而提高靈氣使用效率等等。
靈氣複蘇六十六個年頭,目前來看人類對靈氣的認知依然是極為膚淺。各大實驗室通過各種方式對靈氣進行研究,卻沒有太多收獲。
人們知道靈氣的速度與光一致,31.5萬千米每秒,進而猜測靈氣是否也如同電磁一樣有一個場。
無上先驅麥克韋斯提出了‘靈場論’將電、磁、光、靈四者統一到同一經典場之內,並製定了被稱為最具有數學美感的四大矢量方程式。
那麼問題來了,就像聲音和震動需要傳播介質一樣,靈氣的介質是什麼?
物理-電磁學派提出了一個概念“以太”。
:。: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