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全場動員,迎接外賓(2 / 2)

有錢才有動力。

“納古上尉,我們去車間參觀吧。”

納古上尉這次過來,為的就是一探究竟。

瞧一瞧液化氣罐和鋼管發射器。

前來龍國就讀的一年多裡。

納古上尉和同學除了學習技戰術,還會時不時被學校組織參觀,龍國各地的戰史館。

軍校的教學方式是因材施教。

針對第三世界經濟困頓,武器裝備不足等情況。

一麵培訓外軍軍官,指揮作戰素養。

另一方麵通過參觀學習,表達先進的武器裝備,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唯一因素。

人,才是決定戰爭走向的主要因素。

通過一次次參觀,納古上尉可以說是大開眼界。

衛國戰爭年代。

為了對付島國的碉堡,沒有任何重武器的龍國,研究出各種稀奇古怪的裝備。

用棉被,獨輪車,桌子製成土坦克。

澆上水,堆上土抵擋機槍子彈,靠近敵人碉堡。

將汽油桶改造成發射器,內部放入炸藥包。

以遠程投擲的方式,摧毀據點和炮樓。

利用鞭炮等一切能夠利用的東西製造聲響。

使敵軍產生戰術誤判。

發揮輕步兵作戰優勢,用三三製的方式快速突進,快速對敵人形成突擊包圍。

以上種種,都是納古上尉從未見過。

也從未想過的戰術戰略和武器裝備。

林凱峰說了一大堆。

納古上尉總算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縣機械廠的液化氣罐,相當於龍國幾十年前所用的飛雷炮。

一旦在裡麵填充炸藥,威力比起飛雷炮有過之而無不及。

液化氣罐裝飾花紋,更像是預製破片。

造價便宜,易於使用的武器,正是桑國現在最急缺的東西!

戰爭來得猝不及防。

桑國沒有任何的準備。

開戰前三天,邊境地區全部淪陷。

敵方在坦克的掩護下,大有長驅直入,一口吞掉桑國的態勢。

呼籲國際社會乾涉需要時間。

向其他國家尋求武器裝備支援,同樣需要時間。

桑國需要時間,侵略者則是一天時間都不會多給他們。

車間裡的忙碌景象,再次讓陸長順目瞪口呆。

之前無所事事的職工們,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精力飽滿。

圍在機床旁或是乾活,或對機械進行檢修。

自己怕不是來了一個假的縣機械廠?

林凱峰說道:“牛副廠長,樣品呢?”

“來了來了。”

馬主任帶著幾名職工,將又粗又大的液化氣罐拎了過來。

看到液化氣罐瓶外,縱橫交錯的一個個小格子,納古上尉立刻衝了過去。

用手不停地撫摸著這些小格子。

沒錯,預製破片。

“納古上尉,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戰爭結束肯定要重新發展民生,液化氣罐對於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幫助。”

聞言,納古上尉忽然用力將液化氣罐放平在地上,指著底部說道:“林先生,如果焊裝尾翼,打擊範圍不是可以進一步提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