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機械廠的第二個項目(2 / 2)

正和陸長順談工作的副廠長牛永貴,和顏悅色地將林凱峰叫到椅子上休息。

親手給林凱峰打了一杯開水。

“老陸,你這位外甥女婿真是了不得,不但幫咱們找到出口渠道,還能說服方主任。”

“你可能不清楚,方主任和你一樣,也當過兵。”

“咱們這點小心思,根本瞞不過他。”

陸長順笑容滿麵地拍了拍林凱峰的肩膀。

讓他今晚早點休息。

明天和陸長順一塊去市裡接收物資。

林凱峰搖頭道:“三叔,這段時間,我恐怕哪都去不了。”

“為什麼?”

陸長順不解道。

“向桑國出口液化氣罐和鋼管,多少有些犯忌諱,這樣的冒險生意,我估計未必能持續下去。”

林凱峰侃侃而談,提及桑國的不利局麵,恐怕不會持續太久。

因此,不能將液化氣罐,當成唯一的出路。

需要再搞一個新的創收商品,收音機。

聞聽此言,牛永貴和陸長順倒吸一口涼氣。

收音機是什麼?

純純的工業品。

收音機不但價格昂貴,更要有大量的工業票。

結婚必備彩禮,三轉一響中的一響,指的就是收音機。

陸長順始料未及地看著林凱峰,問道:“凱峰,你還會做收音機?”

“收音機的構造並不複雜,核心是電路板,我在物資清單後麵,列入了大量電子元件和工具,為的就是這件事情。”

“我保證能在十天左右,手工製作出一批收音機。”

“等到半個月後,咱們完成出口任務,馬上對機床設備進行維修,購進一批設備,將收音機當成咱們的新商品。”

用收音機出口創彙,林凱峰認為是十分不現實的想法。

西方各國早就普及了收音機。

電視對西方來說,都不算稀罕東西。

放在國內,收音機的地位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一物難求,價格高昂。

而且還是結婚的必需品。

這一次,林凱峰的創收目標是國內。

“收音機這種工業產品,真能通過手工製造嗎?”

牛永貴半信半疑。

林凱峰想了想,語氣篤定地說道:“牛副廠長,隻要您肯幫忙,製造收音機這件事情,保證十拿九穩。”

“我?”

牛永貴愣住了,下意識地說道:“我能幫什麼忙?”

“我記得咱們聊天時,您說您愛人在木材加工廠上班,要製造收音機,除了有電子元件,還要有製造機體的塑料。”

“塑料這東西,咱們暫時弄不到,我建議因地製宜,用木頭代替塑料機體。”

“木材加工廠應該有不少會木工活的職工吧?可以請他們幫咱們製造機體。”

“收音機不但能成為咱們廠的創收商品,還能讓縣機械廠的身份地位,得到全麵的提高。”

“不再是上級領導眼中的包袱,變成領導重視的重點廠家。”

林凱峰淡淡一笑。

手搓彆的機械類商品,可能有些困難。

但在材料和設備齊備的情況下,人造收音機一點問題都沒有!

牛永貴和陸長順互相看了看。

二人年紀加在一起快一百歲。

完全跟不上林凱峰的思路。

更不明白林凱峰話裡的意思。

收音機能讓縣機械廠變成重點單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