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收音機手工流水線(2 / 2)

如此一來,情況出現了令人始料未及的變化。

一方麵,機械廠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加班加點生產足量的液化氣罐和鋼管。

收音機的生產工作也要全麵展開。

機械廠自己把消息傳出去。

廣大市民都在眼巴巴地盼著。

方博年將林凱峰弄出的皮球,一腳踢回到林凱峰腳下。

兩難問題擺在林凱峰麵前。

如何讓收音機和出口商品,不受影響地相繼完成。

屬於林凱峰能不能轉正的關鍵因素。

“手工流水線?”

年底最後一天,方博年前往縣機械廠視察工作。

廠長陸長順負責陪同。

液化氣罐與鋼管這些出口商品,工人們正加班加點,緊鑼密鼓地生產當中。

林凱峰一邊擴建生產線,一邊帶領一批工人組成了手工生產線。

製造收音機的電子設備,儀器,材料正在陸續送到縣機械廠。

距離生產線完全建立,需要到一月中旬。

市民需求量旺盛,林凱峰采取了一種既原始,又科學的方法。

他負責收音機的電路板和相關電路元件。

其他組裝,測試工作,分配給多個生產小組。

十人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屬於自己的任務。

一人負責一塊。

最後進行總裝。

至於收音機的機體,牛永貴和縣木器廠達成合作。

由木器廠為機械廠製造收音機的木製箱體。

“我的乖乖!你們機械廠真是敢想敢乾。”

“不,是林凱峰敢想敢乾。”

方博年搖頭感歎。

沒有生產設備,林凱峰就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手工製作。

站在一間廠房外,方博年抬頭看向裡邊。

陸長順笑道:“沒有市裡的關懷和指導,我們就算有手藝,也沒有足夠的電子元件。”

方博年說道:“你先跟我說說,最近這段時間,手工做出的收音機,大概有多少?”

“將廠裡的存貨全部算上的話,大概有八百台。”

陸長順頗為驕傲。

“這麼多!”

相關設備全部到位,起碼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有了設備和流水線,產出八百台收音機,倒是一點都不奇怪。

問題是。

一些重要的設備還在路上。

林凱峰用半手工,半機械的情況製造出八百台收音機。

不得不說,絕對是個奇跡。

陸長順笑著說道:“主任,看到大夥的進度,我也是非常驚訝。”

“林凱峰同誌不但是技術方麵的人才,團結同誌,提高大家的士氣和生產力方麵,更是一把好手。”

“他還說等到明年開春和市裡申請一塊土地,擴建縣機械廠。”

“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你們廠的麵積,確實有點不夠用。”

方博年點點頭。

認為擴大廠區麵積大有必要。

既要生產收音機,還要進行工業零件製造,車間最好分開。

就是不知道,林凱峰接下來還會給機械廠,給市裡帶來什麼意外之喜。

上次會議結束,方博年專門托了關係,幫忙調查沙漠各國的財富情況。

真是不查不知道。

他們的有錢程度,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