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產人員不夠,流水線路來湊(2 / 2)

該有的福利一樣沒有。

同樣是進廠,有能力有技術的人,為什麼不去國有大廠?

“三叔,我進行生產線改造,引進工業標準化,針對的就是咱們廠缺少技術人員,缺少熟練工人的情況。”

林凱峰壓低聲音,改造生產線還有著另外一層目的。

機械廠的專職技術人員,隻有林凱峰一個。

至於高級工,半個都看不到。

國有大廠七級鉗工,八級鉗工,抑或是車工。

高級技工一抓一大把。

縣機械廠,連四級工都不好找。

自身能力不足,人員短缺,怎麼辦?

用流水線生產,代替一部分人力。

製造摩托車和摩托車發動機,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

好比普通人將麵前一塊幾百斤重的石頭挪開。

僅靠雙手的力量,根本無法辦到。

這時候,需要外部工具的幫助。

用一根撬棍,以杠杆原理將石頭撬走。

工業流水線,就是這根杠杆。

“好小子,原來你想得這麼多,難怪冷不丁地跟大家講起流水線的專業知識。”

陸長順露出滿意的笑容。

“三叔支持你,放心大膽去做,等這段時間忙完,三叔給你放幾天假,你和秀秀也好久沒有見麵了,要不,三叔再去申請一個名額,讓秀秀也進廠當工人?”

“現在還不是時候。”

林凱峰早有這樣的想法,安排陸秀秀進廠當女工。

冷靜下來想想,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

廠長是陸秀秀的三叔,技術科長是陸秀秀的丈夫。

在林凱峰的技術幫助下,機械廠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連續兩次出口創彙,累積獲得外彙六十九萬。

市裡各家工廠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接二連三去找方博年,打聽縣機械廠的出口商品和外商聯絡方式。

方俊鵬守口如瓶,始終沒有告訴眾人隻言片語。

縣機械廠的日子越來越好,市區各家工廠又羨慕又眼紅。

萬一碰到一兩個小心眼,或是心理不平衡的家夥。

麻煩說來就來。

三口人全在縣機械廠上班,極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聽完林凱峰的顧慮,陸長順臉色複道:“暫時不安排也好,等到廠裡再壯大一些,市裡領導更重視咱們,再將秀秀安排進廠裡。”

吃完午飯,林凱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坐在辦公桌前拿出紙和筆,開始設計摩托車的整體車型。

摩托車類彆一般是兩種。

一種是兩輪,一種是三輪。

類彆兩種,種類卻是多種多樣。

踏板摩托車,競速摩托車,越野摩托車,老式的複古摩托車。

每種摩托車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和用途。

而在國內。

摩托車的用途僅僅是交通工具,外帶運輸部分貨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