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幫咱們老百姓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1 / 2)

“錢科長,公司賬麵還剩下多少資金?”

林凱峰回頭問道。

財務科長老錢從抽屜裡拿出賬本,說道:“不算今天的13200塊,公司賬麵還剩兩百六十七萬三千二百元。”

聽到這個數字,林凱峰單手托著下巴。

計劃外銷售,有計劃外銷售的好處。

能夠自由定價,擺脫上麵的價格指導和限製。

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產材料購買,成為了公司的首要問題。

上級部門不再負責居中協調,能以多少錢買到生產原材料,全看林凱峰的本事。

隨著機械公司員工數量增加,每月的開支也在增加。

機械廠和化肥廠員工數量幾乎相等,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六百。

按照每人每月70塊的工資計算。

每月光是工資支出,就要42000元。

獎金,各種報銷費用,差不多快要到十萬。

除了人員開支不能省,購買設備,改建生產線,擴大建廠都需要花錢。

想到這些,賬麵的兩百多萬好像也沒有那麼多。

林凱峰手裡還握著一筆巨款來自安德魯的尾款。

前提是要將他們訂購的空氣炸鍋,如期如數交付給安德魯。

短時間內,這筆錢無法打到機械公司的賬上。

必林凱峰需再想一個商品類目,可持續性地增加資金來源。

片刻後,林凱峰自言自語地離開財務科。

回到辦公室,林凱峰坐在桌上,拿來了紙和筆。

什麼商品能在短期內獲得資金,又能被現階段的老百姓接受?

七十年代的商業氛圍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是問題多多。

不同於後麵的十幾二十年,任何一件新穎的商品拿到市麵,都能夠引起銷售狂潮。

要在79年引起老百姓們的搶購,除了三轉一響,其他過於耗電的商品肯定不行。

彆說下麵的農村公社,就算是市裡也經常斷電。

電力供應一直到20多年後,才得到全麵解決。

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這些商品,耗電量倒是不大。

確實能吸引人眼球。

但是問題也來了。

即使公司這邊不收工業票,高昂的價格依舊會讓無數人退步。

農用三輪車是生產工具,生產隊和公社有旺盛的購買需求。

以上幾種電子商品,隻能在特定人群中出售。

“叮鈴鈴……”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林凱峰的思緒拉回到現實。

隨手拿起電話機,林凱峰說道:“這裡是北方機械公司,請問你找哪位?”

“小子,連你爹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

聽到電話裡傳來陸大勇的聲音,林凱峰笑嗬嗬地說道:“爹,您今天怎麼想到給我打電話?”

自從搖身一變從機械廠職工,變成了機械公司一把手,林凱峰不但將陸秀秀從鄉下接到縣裡,又將公司電話留給陸大勇。

“還能乾什麼,給你小子道賀。”

“好家夥,昨天市裡差點炸開鍋,跑到百貨公司門口跟人家唱對台戲,賣什麼農用三輪車,人家沒砸你的場子,也算是夠給你麵子。”

陸大勇用玩笑的語氣調侃了林凱峰幾句。

緊接著,陸大勇開始說正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