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名震全國的汽車之城(2 / 2)

確保微生物能正常地生長,繁殖。

不知不覺,外麵的天色已經黑了。

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幾乎全部走光,隻剩下一間辦公室亮著燈。

“老張,你覺得呢?”

徐浩東問道。

張為民遲疑道:“從林凱峰同誌提供的發酵過程和製作工藝來分析,想要將營養成分發揮到最高,必須要降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將兩種家畜難以消化的物質分解,確實能夠變成動物飼料。”

“隻是要做到這些,必須時刻把控發酵溫度,濕度,這一點,難度很高。”

聞言,徐浩東開始詢問林凱峰,有關發酵把控方麵的問題。

東山大隊是生產隊,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部門。

一沒有專業技術人才,二沒有相關設備。

他們是通過什麼方式確保生物飼料發酵過程不出差錯?

林凱峰苦笑道:“不瞞二位專家,東山大隊雖然掌握了通過秸稈,動物骨頭和蚯蚓,進行發酵的方式。”

“但發酵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始終無法做到科學化解決。”

“發酵出的生物飼料,屬於是不完美的飼料,用來喂養少量家畜,問題還不特彆大。”

“一旦涉及大量飼養,必須依靠科學家在旁進行協助指導,通過專業儀器與設備控製溫度,濕度,氧氣,確保微生物繁殖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偏差問題。”

說到這裡,林凱峰看了一眼窗外。

“二位專家,時間不早了,要不咱們出去找一家國營飯店,邊吃邊聊。”

“我這次出來帶了不少糧票和菜票,保證不會讓專家們被扣在飯店洗碗抵債。”

“哈哈哈……”

一句玩笑話讓現場氣氛變得輕鬆不少。

張為民笑道:“去我家吃飯吧,我老伴幾年前去世,幾個兒女都在外地工作。”

“對了,林凱峰同誌,你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吧?不如住在我家吧。”

“麻煩張專家了。”

林凱峰也不扭捏,爽快的答應下來。

張為民家距離農業科學研究院,隻有三公裡距離。

三人邊走邊說,很快來到了張家。

緊接著。

陳凱峰和徐浩東拿著副食本和票去買菜賣肉。

張為民負責點火生爐子。

這次來省城,林凱峰不僅是和農業科學研究院專家取得聯係。

還有幾件大事要辦。

若是單獨聯係農業科學研究院,一天時間就夠了。

餘下了兩天,林凱峰用半天時間,參觀農業科學研究院引進的長白豬種豬。

剩餘時間,去了一趟江城汽車廠。

製作農用三輪車僅僅是開始。

林凱峰還有更加遠大的理想。

造汽車。

江城既是省會,更是國內家喻戶曉的汽車之都。

龍國的第一輛汽車,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隨著江城汽車廠的拔地而起,與之相配套各種上下遊廠家,接二連三地完成建設。

按照計劃經濟模式,任何一家大型工廠的出現,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配套企業。

這些配套企業分彆是汽配廠,發動機廠,隨車工具廠,五金廠,機械廠。

從零件工具,一直到整車出廠,一係列產業鏈工廠都能在江城找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