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學結合:攻克家電核心技術(1 / 2)

“各位領導,我其實是有私心的,機械公司發展得一片紅火,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發展越紅火,人才需求量就越大,如今的高級知識分子,屬於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是實在沒辦法,才想到這種方式,進行校企聯合發展。”

“我們公司提供實習場地,派老師傅傳幫帶,幫助來我公司的實習生,增強動手和業務能力。”

“來自大學和中專的實習生,通過他們的知識文化,帶動我們公司的技術升級。”

“互相學習中,提高兩方的能力和水平,無論是學校還是公司,業務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未來,機械公司還會與一部分有能力進行科研的大學,進行深度聯合,聯合研發新型產品,由我們公司提供資金,學校方麵提供研究場地,研究器材,相關的技術人員,等到商品賣出去,按照合作比例進行分紅,反哺大學的研發經費和建設經費。”

林凱峰一番洋洋灑灑的發言,聽得現場眾人鴉雀無聲。

相比於令人左右為難的第一項申請,林凱峰提出的第二項想法,無論從哪方麵看,都具有非常強的可實施性。

這年頭,各部門都缺錢。

市府的資金收入也不算良好。

一切的一切,都在為經濟改革讓路。

國家資金有限,外彙數量屈指可數。

要用少數外彙乾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一方麵的錢都要省著點花。

這也是為什麼。

聽到林凱峰要從島國引進火腿腸罐裝生產線,眾人感覺異想天開的緣故。

要申請外彙購買外國先進的商品和設備,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決定。

打好報告,一層層地遞交上去。

任何一個環節被卡,後續環節都無法推進下去。

即便送到最終決策部門,也有可能被駁回。

一位領導饒有興致地說道:“林凱峰同誌,您能不能和大家講一下,你們機械公司未來準備研究什麼項目,需要大學配合你們?”

“家用電器。”

林凱峰想都不想地脫口而出道:“國家下達了大力發展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會議決定,機械公司正向汽車行業進軍,家電行業自然也不能落下,隻有兩條腿走路,並駕齊驅,才能讓機械公司的效益越來越好,以點帶麵,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穩步向上。”

下一階段,段林凱峰將集中重心做兩件事情。

一件是大力發展汽車生產,儘早將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造出來。

另外,林凱峰打算集中部分公司技術骨乾,進行家電商品研究。

和大學成立聯合實驗組,一塊攻關彩色電視機技術。

無論彩色電視機,還是黑白電視機,國內都有能力單獨生產。

但有能力生產,不代表有能力大量供應。

更不代表彩色電視機技術成熟。

相比於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機是最難的項目之一。

70年,國內某電視機廠率先研究首台彩色電視機。

可是直到現在,國產彩色電視機的產量依舊少之又少。

主要問題集中在部分材料不過關,技術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瑕疵。

這些問題不解決,國產彩色電視機就無法量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