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跨國外包建議(2 / 2)

“每一次維修保養或者技術方麵的售後服務,彼勒公司都要派遣工程師,乘坐飛機臨時趕過來處理,不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每次跨越大洋派人維修保養,無論對你們的企業,還是對彼勒公司,都是一種折磨。”

林凱峰一言不發地點了點頭,情況確實是這樣。

直到幾年以後,這種遠距離維修問題才會得到解決。

60年代開始,龍國開始向國外購進各類型的設備和技術。

到了最近幾年,伴隨著四三計劃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龍國對國外技術的引進。

總投資四十三億美刀,向國外大量購買成套的生產線,工程車輛,技術設備,技術圖紙。

買的東西多了,出問題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

無論是數控機床,礦山機械,還是運輸建築車輛。

一旦出現問題,國內很難進行維修,必須打電話給生產廠家。

生產廠家派遣工程師來龍國進行現場修理。

國內暫時不同意,外國企業設置辦事處。

來自國外的工程師修理結束,會馬上動身返回所屬國家。

來來回回的折騰,既浪費時間更浪費金錢。

聽了一會,林凱峰大概明白了安德魯的意思,問道:“安德魯先生的意思是,說服彼勒公司將售後維修等方麵的工作,交給我們機械公司負責?”

“林先生的公司既然是機械公司,對於機械和機械車輛維修,想必不是特彆的陌生。”

“來之前,我打聽了部分你們公司現在的情況,你們公司不但能夠生產家用電器,甚至還能夠製造車輛和機械零配件,我想隻要經過彼勒公司工程師的培訓,你們公司一定能很快掌握維修技術。”

“林先生,你覺得我的提議怎麼樣?”

“你將空氣炸鍋的生產環節包給其他工廠,我也可以建議彼勒公司,將他們的售後保養包給你,前提是,一定要在年底之前,滿足我對商用空氣炸鍋的需求。”

英倫和米國互為父子,兩國高層精英常有走動。

身為英倫貴族,本土快餐行業的巨頭,安德魯和一大批米國企業,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

彼勒公司是世界最出名的工程製造企業。

製造出的各種設備,幾乎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就算有,也都是一些小毛病。

安德魯的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

聯係彼勒公司,派出一批工程師對北方機械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一段時間培訓。

主要集中在如何進行設備保養,怎麼樣處理小問題。

至於大問題,彼勒公司會自己解決。

大問題必將涉及大修,也將涉及許多核心技術。

即使安德魯親自出麵充當說客,彼勒公司高層也不可能將這方麵的技術傳授給機械公司。

換句話說,機械公司做的售後保養,僅僅是一些零散工作。

既不會影響到彼勒機械公司的核心利益。

又能給林凱峰帶來一個新的商業門路。

通過條件交換,讓林凱峰組織公司職工加班加點,研發快餐店使用的大型空氣炸鍋。

安德魯自信自己提出的建議,屬於幾方互贏。

林凱峰沒有理由拒絕這個條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