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樹立一批闖將(1 / 2)

“我看真正思想有問題的不是林凱峰,而是這些人!”

王部長拿起桌上的舉報信,怒斥道:“寫信之人不是國有廠主要領導,也是相關單位的工業負責人。”

“一天天正事不乾,一門心思在背後給人打小報告。”

“如果林凱峰有問題,外商難道都是傻子嗎?為什麼哭著喊著和北方機械公司合作?”

“我們有些同誌的思想一直停留在十年前,年齡不大,心態簡直比我還要老!!!”

王部長越說越氣。

將舉報通通丟進垃圾桶。

秘書小心翼翼道:“部長息怒,林凱峰同誌確實是一個能做實事的負責人,可是這麼多人舉報他,我想也未必是空穴來風。”

“不如部裡組織調查組,下去查一查。”

聞言,王部長擺了擺手。

強壓著內心火氣。

長期的因循守舊,令許多人的頭腦變得食古不化。

看到彆人工作取得的成績,步子邁得大一邊,就說他數典忘祖,不成體統。

自己乾不成的事情,也不讓彆人乾成。

簡直是豈有此理!!!

老首長三令五申,經濟改製就要把膽子放大一些。

乾以前沒有人乾過的事。

摸著石頭過河,跌跟頭怕什麼。

跌倒以後爬起來,揉揉身上的傷,大步流星的往前走,總能趟出一條光明大道。

北方機械公司的這次試點改製,進行的非常不錯。

脫離以計劃經濟體製,走了一條彆人沒有走過的市場商業之路。

從現在的發展情況分析,市場經濟這條路雖然曲折,卻可以走下去。

林凱峰參加廣交會,為國家創造大量外彙。

引進的四條國外生產線。

縱然生產線放在外國人眼裡算不了什麼。

但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相關部門招商引資積攢經驗,提高人員就業,都能起到極大幫助。

伴隨著經濟改製,一係列的新問題,新情況,陸陸續續出現在各相關負責人麵前。

有人退避三舍,有人當縮頭烏龜。

更有甚至,一次次的推諉甩鍋。

自76年開始,大量下鄉知青返回城市。

其中一小部分參加高考成為大學生,或是進廠當工人。

絕大多數知青變成閒散人員。

國有企業設立大集體小集體,隻能治標不能治本。

屬於是權宜之計。

唯有自謀生路,才能自己養活自己。

一機部管轄著幾百上千的國有企業,未來將會有一大部分,走上市場經濟這條路。

北方機械公司的試點搞的好,其他國有企業再走這條路,將會輕鬆許多。

攔路虎和絆腳石,會被北方機械公司清理大半。

發了通無名之火,王部長拿起桌上的紙和筆,寫了一紙批示交給秘書。

“你派專人將批示送到當地有關部門手裡,北方機械公司不僅僅是當地經濟試點,也是部裡重點關注單位。”

“做事必然要麵臨壓力,讓他們頂住壓力,如果實在頂不住,就給我打電話。”

“還有,通知林凱峰,後天來部裡見我,有些話要單獨和他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