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柴油發動機第一廠遞來的橄欖枝(2 / 2)

專門為國內重點農用車輛,生產柴油發動機。

七十年代末,國有工廠變得舉步維艱,中小型企業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一分錢掰成兩分錢花。

家大業大的沈城柴油機廠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沈城柴油機廠一共有七個車間,數千名職工。

一機部下撥的經費,一年比一年少。

如何養活七八千人,成為田友才和廠領導最大的難題。

加上知青返城,廠裡除了要養活幾千名工人,還要想辦法解決知青子女的就業問題。

一樁樁一件件,像是一塊塊巨石壓在眾人身上。

田有才急得頭發都要掉光了。

無意間得知,同在東北地區的北方機械公司,正大量生產農用車輛。

彆出心裁地將生產環節分成了十幾個。

每個步驟單獨交給一家工廠。

最後由機械公司進行總裝。

無論農用車輛還是其他車輛,必然要有發動機。

消息不亞於天降喜訊。

沈城柴油機廠做的就是農用車輛柴油發動機。

一旦拿下北方機械公司的生產任務,廠裡資金壓力將會驟然而解。

林凱峰不動聲色道:“田廠長的意思是,想要成為我們機械公司的生產配套企業?”

“沒錯,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感覺回答的太直接,田有才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林總經理你彆誤會,我們絕對沒有和江城柴油機廠搶生意的想法。”

“隻是……隻是老話說,買東西要貨比三家。”

“你要是有時間,能不能帶隊來我們廠,參觀考察一番?”

“可以。”

本就有想法的林凱峰,爽快的答應下來。

江城柴油機廠靠著江城汽車過日子,所有產能全部優先供給江城汽車廠。

留給北方機械公司的產線,隻有區區兩條。

商品沒有爆火之前,江城柴油機廠勉強能夠滿足機械公司的發動機需求。

隨著農用三輪車和四輪車大量銷售,一家柴油機廠,已經滿足不了機械公司的銷售需求。

本打算從廣交會回來,再組織人手去全國各地考察柴油機廠。

尋找幾家整體技術過硬,能優先供給己方的企業。

沒想到剛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

對於沈城柴油機廠,林凱峰是有所了解的。

老大哥企業,國內柴油機企業中的龍頭。

龍國第一家柴油機廠。

距離參加廣交會,大概還有十天時間。

林凱峰掛斷電話,馬上召集領導開會。

親自挑選精兵強將,明天出發前往沈城。

跟隨林凱峰前往沈城考察的人員,除了負責具體生產的陸長順,還有一名工程師,一名技術員。

火車車廂內部。

林凱峰,陸長順,技術員三人,有說有笑聊著公司的未來發展。

唯獨工程師李良,從出發到現在一直是沉默不語。

表情漠然地看向窗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