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可能實現的想法(1 / 2)

同一件事情,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

選擇雇用退休職工,等於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讓老工人在退休之後,繼續在生產戰線發揮餘熱,為國家建設作貢獻,屬於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既能給你們沈柴廠解決資金壓力,又能增強我們公司的技術能力。”

“我保證彆人說不出二話來。”

即使田有才不說,林凱峰也不會提雇傭二字。

人員內部借調,屬於合情合理的常見事。

將部分退下來不久,年富力強,有能力的骨乾借調機械公司。

機械公司負責開工資,發獎金。

負責大家在外地的生活問題。

等到老工人們乾不動了,將他們送回沈柴廠頤養天年。

在崗期間,林凱峰相信這些退休專家和骨乾,肯定能夠帶出一大批徒弟。

即便他們走了,機械公司麵臨的技術人員短缺問題,也能夠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大家覺得呢?”

田有才不確定道。

“我看可以試一試,讓咱們廠的退休工人在新崗位發光發熱,為兄弟企業提供幫助,我想這不算是忌諱的事情。”

“要不明天召開退休職工大會,跟大家商量一下?如果沒有反對意見,這件事情可以落實下去。”

耳聽眾人給出的建議,田有才決定試一試。

事情隻要經過集體決議,相當於有了合法性。

次日上午。

離退休職工大會在廠裡大禮堂召開。

一大批還能動彈的退休職工悉數到場。

經過幾個小時的會議討論,退休職工們竟然無人提出反對意見。

退休以後,他們隻能拿到原工資的60%到80%。

一旦借調到北方機械公司,等於一個人掙到兩份錢。

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人和錢有仇。

更沒有人不想讓自家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沒想到這件事情落實得這麼順利。”

廠長辦公室,田有才對於上午的會議感慨良多。

本以為退休職工們不願意離開當。

沒想到表現得一個比一個積極。

恨不得馬上就跟林凱峰走。

林凱峰淡笑道:“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難理解,經濟改革進行得紅紅火火,市麵商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老百姓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地變好。”

“多掙一些錢,不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一個人掙到兩份錢,從事的還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有幾個當父母的會選擇拒絕?”

“凡事能乾得動的老工人,老專家,哪個不想為子女多攢點錢?”

不同於田有才,林凱峰對這件事情看得洞若觀火。

想法能夠順利推進,與上麵的風向轉變不無關係。

以往的風向是無私奉獻,講精神不講錢。

伴隨著國門敞開,大力發展經濟。

民間出現了一個特定的經濟名詞。

萬元戶。

掙錢改善生活,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

田有才表情唏噓道。

這些老工人老專家,每個人都有一大堆的子女。

正如林凱峰說的。

身為父母,又有幾個人不為子女打算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