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千金難買的招工名額(1 / 2)

混亂時期,工業大學遭到解散。

幾年前完成複校,工業大學等於是從頭再來。

各方麵的工作千頭萬緒,每個地方都需要用錢。

購買教學設備,各類型教具,引進大量技術書籍充填學校圖書館。

每天睜開眼睛。

張萬春首先麵對的,必然是各部門上交的申請報告。

有了機械公司的五萬經費讚助,工業大學就能夠喘一口氣。

將一大堆要買卻沒錢買的東西,全部落實下去。

“林總經理,咱們好好談一下,校企合作的具體事宜。”

有了錢,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張萬春滿麵笑容地拉著林凱峰的手,具體說起校企合作的細節。

“我是這麼想的,回去以後向有關部門申請一塊土地,修建一棟宿舍樓,專門接待過來實習的貴校和其他學校大學生。”

林凱峰用商量的口吻說道:“他們在機械公司的吃喝住宿,都由我公司負責,張校長,學生們每人每月十五塊錢補助,您覺得怎麼樣?”

“可以可以,完全可以。”

張萬春頻頻點頭,說道:“你們公司需要哪個院係的學生過去實習,人數大概是多少?”

“當然是多多益善。”

林凱峰微笑道:“凡是和我公司涉及領域相關的工業,電子類學生,公司熱情歡迎。”

“隻嫌少,不嫌多。”

“如果貴校願意安排一批技術過硬的老師或是教授,跟著一塊過去參觀考察,進行技術指導,我公司更是舉雙手歡迎。”

“除了學生,老師和教授,也會得到一定數量的生活補助,普通教師,每人每月三十塊補助,教授級彆,每月五十塊,逢年過節,公司還會給大家發過節物資。”

林凱峰每說一句,張萬春的嘴就裂開一分。

眼前的林凱峰不是及時雨,根本是送財童子。

上到各項研究,下到老師工資,學生們的補助,全部來自上級撥款。

國家資金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給予大學的資金撥款,隻能維持學校的正常運營。

工業大學沒有多餘的經費支撐做科學研究。

更沒辦法提高老師們的待遇。

當天晚上,林凱峰和田有才跟著張萬春回家。

吃了一頓張萬春準備的家宴。

期間,校企合作算是徹底落實下去。

三個月後,工業大學將會派出一百名學生,二十名老師前往北方機械公司。

正式開展學生實習,專家指導工作。

企業想要發展,各個部門要時刻保持充足動力。

每隔一段時間,必然要注重大量的新鮮血液。

現階段,人才引進的途徑十分狹窄。

不過狹窄,不代表沒有辦法。

絞儘腦汁另辟蹊徑,林凱峰一共打開了三條人才獲取途徑。

第一,從退伍兵中選拔優秀人才。

其次,向國有大廠返聘退休的老專家,老技術骨乾。

第二,校企合作,提供實習崗位。

支付少量資金,獲得大量的實習生。

全國幾百上千所大學,全都麵臨著資金匱乏等問題。

隻要林凱峰肯花錢,彆說和沈城工業大學合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