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4S店概念(1 / 2)

“全國範圍內用電視打廣告?!總經理,這要花不少錢呀!”

“這沒做,是不是有些太敗家了?”

周衛東萬萬沒有想到,林凱峰的魄力會這麼大。

僅是在報紙打廣告,價格大約在五百元。

一旦放在電視台,價格肯定要翻到兩到三倍。

全國有多少大型城市,估計就有多少電視台。

按照兩百家計算,打一次商業廣告起碼要花十幾萬。

林凱峰說道:“衛東,你現在是銷售科代理科長,就該站在銷售科科長這個角度看待問題。”

“銷售科是什麼部門?是一家企業能夠盈利的重要部門,換句話說,你該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將廣告的效益最大化,而不是該花多少錢?”

“做生意,首先要有舍,之後才能有得。”

“我們公司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企業知名度。”

“如何讓全國老百姓和企事業單位,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我們,知道公司都有什麼商品,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當即,林凱峰展開了現場教學。

北方機械公司如今的發展,稱得上是如火如荼。

各種商品紛紛取得了空前的銷售成績。

但是知名度,還是隻僅局限在省內和部分外商耳中。

公司目前有兩個大型分廠,一個製造工業類產品,另外一個專門負責電子類商品製造。

出口創彙是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式。

創彙的同時,國內市場也不能放棄。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省內的廣大鄉村地區,對於農用車輛的需求已經接近飽和。

短期內,各地公社,集體企業,生產隊對於農用車輛的需求不會過於旺盛。

這種情況下,機械公司需要繼續開拓市場。

將目光放在其他省市。

隨著經濟改製的持續進行,各地出現了大量欣欣向榮的有利局麵。

農民們開展副業生產,不再是犯忌諱的事情。

相反,有關部門一次次地宣傳經營副業的好處。

鼓勵各個生產隊和公社,大力開辦集體企業。

自謀出路養活自己,打破陳舊的思想,因地製宜地開展多種生產和經營。

不論什麼樣的生產建設,交通運輸車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各個的鄉鎮,公社,生產隊,對於農用車輛的需求空前旺盛。

花一筆錢將企業和產品知名度打出去,屬於是穩賺不賠的大好事。

通過播放商業廣告片,儘快讓全國各地的老百姓,對北方機械公司有一個全方位了解。

隨後,林凱峰將組建一支專門的外派團隊。

開始在全國各地建設辦事處和銷售點。

鋪設一個龐大的商品渠道網絡。

農用車要賣,摩托車也要賣。

進入到七十年代末期,各種外國商品大量湧入國內。

摩托車,儼然成為年輕人最為青睞的交通和生產工具。

80年,國內摩托車產量每年隻有四十多萬台。

到了90年代中期,摩托車產量提升了兩百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