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轎子人人抬,對方客氣,林凱峰也不會居高自傲。
未來一段時間,林凱峰的發展計劃少不了電子五廠的幫助。
說幾句不要錢的好聽話,你好我好大家好。
能夠進一步拉近兩家的關係。
見林凱峰這麼客氣,眾人不由得對林凱峰好感大增。
寒暄過後,林凱峰主動說道:“李廠長,咱們先去參觀一下廠裡的生產車間,你們覺得怎麼樣?”
“好好好,我來給你帶路。”
眾人眼中的林凱峰,屬於貨真價實的財神爺。
申城電子五廠上萬名職工,以後是吃糠喝稀,還是頓頓有大米白麵,肥得油油的五花肉,都看這次合作。
李進步和其他廠領導擔任向導,一臉熱情地帶領林凱峰參觀廠裡的各個生產車間。
電子五廠不但能生產半導體芯片,還有其他半導體企業所不具備的一項能力。
生產電子管。
相比於半導體芯片,電子管才是申城電子五廠的強項。
誕生於50年代初的電子五廠,本就是為電子管而生。
無論是民用電視機,還是軍用雷達,內部電子管通通來自電子五廠之手。
就連兩彈一星項目,電子五廠都曾經參與過。
時過境遷,曾經的輝煌改變不了電子五廠麵臨的窘境。
國家全麵與西方接觸,來自西方的各類半導體產品大量湧入國內。
一旦實施政企分離,自負盈虧,將成為壓垮電子五廠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個小時後,眾人重新回到會議室。
李進步語氣柔和的說道:“林凱峰同誌,你現在就可以列清單,需要的建設人員,技術人員,我們廠會在第一時間提供給你們公司。”
“如果還有其他的需求,你也可以一並提出來,我們保證滿足。”
此話一出,不少廠領導露出唏噓表情。
林凱峰抵達申城之前,眾人已經開了十幾次會議。
次次都與合作有關。
孤注一擲達成這項合作。
寧可遭其他企業譴責,舉報,也要將和北方機械公司的合作進行到底。
電子五廠的生產任務看似繁重,然而卻無利可圖。
不管給哪家單位提供半導體芯片,都不可能讓工廠獲得充裕的內部資金。
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不是盈利單位,每年按部就班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
由物資部門負責調撥生產資料,再由加工企業將物資加工成生產零配件,交由上級部門進行統一分配。
流程走下來,一毛錢都不會落到企業手裡。
每年的運營,維護,人員開支,技術研發等資金,全部來自國家撥款。
見林凱峰默不作聲,李進步瞥了一眼旁邊的總工程師侯安民。
侯安民站起來說道:“林凱峰同誌,廠長的態度,就是我們電子五廠的態度,你們公司要人給人,要材料給材料,隻要能讓我們廠在未來的改製中站穩腳跟,北方機械公司想要什麼,我們就給你什麼。”
林凱峰等的就是這句話。
當即,林凱峰開口說道:“侯總工,李廠長你們儘可以放心,合作的事情不存在任何問題,剛才沒有馬上答複你們,其實我是在講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要合作,不妨將合作進行徹底一點。”
聽到這番話,眾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茫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