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億美刀的數額,外彙局為北方機械公司設立20%的換彙指標。
他日,北方機械公司需向國外購買設備,以及其他需要動用外彙的商品。
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賣多少,而是外彙兌換比例夠不夠。
截至現在。
北方機械公司手裡的外彙兌換指標,隻有三千萬美刀。
好鋼要動到刀刃上。
不到萬不得,林凱峰不會輕易動用三千萬外彙兌換指標。
“好,隻要資金到位,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
“有困難我們解決困難,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完成這次合作。”
李進步當場拍板。
隻要北方機械公司的錢到位,讓電子五廠乾什麼都行。
缺乏資金這種情況,不僅僅體現在申城電子五廠,其他國有企業的情況也是大差不差。
種種合作進行的前提,首要保證機械公司的出口創彙。
二十萬電磁爐,需要二十萬枚芯片。
自知責任重大,李進步等人立下軍令狀。
寧可和其他有需要的部門打官司,也會優先滿足北方機器公司的芯片需求。
隻有幫北方機械公司完成與百思買集團的訂單,交易尾款才會進入國內。
北方機械公司賬麵資金充裕,代表申城電子五廠也能跟著過好日子。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道理沒有人不懂。
得到對方優先供應半導體芯片的保證,林凱峰的這一次全國之行,也算達成了全部的目的。
“凱峰,辛苦你了,來來來,有什麼話坐下來再說。”
市府辦公室,方博年滿麵笑容地將林凱峰讓到沙發休息。
此次出差,林凱峰收獲頗豐。
先是從四機部請來大量科研專家,又和申城電子五廠達成了合作建廠等事宜。
四機部的相關精神已經下來了,當地必須竭儘全力配合機械公司,將半導體芯片廠以及配套企業儘快落實完成。
林凱峰和北方機械公司的大名,已經在幾個工業部掛了號。
再不是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林凱峰正色說道:“方主任,我這次過來,一來是向您彙報工作,二來想請市府出麵,為我們機械公司做擔保,允許機械公司在海外設立分公司。”
“你說什麼?設立分公司,還是在海外?!”
滿臉喜色的方博年大吃一驚,雙眼圓睜地望著林凱峰。
林凱峰說道:“您沒聽錯,確實是在海外建設分公司,這件事情我希望能夠儘快落實下去。”
“如果這麼做,可能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
確定林凱峰不是開玩笑,北方機械公司真打算在海外設立分公司,方博年收起臉上的笑容,邁步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