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流傳的一句話,廠裡的職工子女既不外娶,更不外嫁。
七十年代末,江城汽車廠和諸多國有企業一樣,先後出現了資金短缺,技術與國際水平嚴重脫鉤的問題。
不打開國門不知道。
國外汽車行業發展,已經到了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程度,各類型車輛不但造價便宜,性能極為優越。
江城汽車廠出現走下坡路的局麵。
若是當地扶持北方機械公司進軍汽車行業,卡車性能超越江城汽車廠,一機部恐怕要氣死。
想是這麼想,凡事都要以謹慎為主。
陳領導不動聲色地說道:“林凱峰同誌,市府原則上同意支持你們公司進軍汽車行業,但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希望你能夠跟我們說一句實話。”
“北方機械公司多長時間,能完成產線搭建,你口中的小型汽車,多長時間能夠生產製造出來?”
“性能方麵,比起江城汽車廠的轎車,性能方麵相差多少?”
陳領導未曾從事過任何與工業相關的工作,不過常年身居高位,對於汽車行業多少有些了解。
生產汽車不同於生產農用車。
需要考慮的問題多種多樣。
技術,銷路,製造過程中的產線建設。
林凱峰說道:“如果沒有充足的信心,我也不會來麻煩兩位領導。”
“誠然,北方機械公司進軍汽車行業,確實會麵臨不少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成功可能性是遠遠大於失敗的。”
凡事都不可能萬無一,林凱峰自然也不會將話說滿。
坦誠表達了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
問題存在歸存在,林凱峰有信心將問題全部解決。
之前生產農用三輪車和農用四輪車,北方機械公司的一線生產職工和技術人員,已經積累下大量的寶貴經驗。
加上與大量汽車配套工廠合作,造車經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林凱峰向沈城柴油機廠借調了幾百名技術豐富的退休骨乾。
最新的摩托車發動機,就是在這些人手裡誕生。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隻要得到當地和一機部的支持,機械公司下屬的汽車生產廠,很快就會拔地而起。
正式投入到汽車的生產製造當中。
時間緊迫,有些事情林凱峰不能不爭。
而且必須儘快落實
滿打滿算,留給林凱峰在汽車行業大展拳腳的時間,隻剩下三年。
去年,米國汽車製造企業福特公司,開始向龍國出口卡車。
來自米國的福特卡車,對國產卡車造成了難以想象的衝擊。
不久後,第一家合資汽車企業將在龍國誕生。
隨著這家企業的出現,國外汽車企業和他們的汽車,會如潮水一般源源不絕地湧入龍國。
國內汽車行業發展,跌落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當中。
進入21世紀,全球汽車競爭變得白熱化。
變成了短兵相接,弱肉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