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峰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過大的投資額,必然會引起多方懷疑。
“各位,你們有著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屬於金融和外彙領域的精英,誰能告訴我,最近外彙市場將會出現什麼波動?”
此話一出,眾人立刻開動大腦。
如林凱峰所講,眾人有著金融行業的豐富從業經驗。
要在金融行業裡混下去,沒有一個優秀的頭腦,被人吃了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也是因此,眾人第一時間品出林凱峰的言外之意。
說是詢問,更像考驗。
想想也能明白,林凱峰給大家開兩倍工資。
究其原因,需要借助眾人的行業經驗和敏銳頭腦。
連最簡單的考驗都過不去,很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報告總經理,我認為接下來的外彙市場,將出現一番劇烈的貨幣震動,島國貨幣和美刀的兌換價格,很可能會出大問題。”
眾人苦思冥想之際,一名三十多歲穿著藍色西服,係著紅色領帶的男人站起來。
見狀,林凱峰笑著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報告總經理,我叫陳平。”
陳平恭敬地說道:“從米國當局近期的各種動向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來,米國很快將會改變對島國商品的容忍態度。”
“之前的米國大統領,性格較為軟弱,雖然多次限製島國商品的出口份額,但是力度都不算太大。”
“島國企業馬上做出反應,要求米國實行自由貿易,並且大量收購米國製造企業,將島國商品冠上米國產的名頭,避開米國設置的貿易壁壘。”
“這些小把戲,瞞不過米國高層和商界精英。”
“不但起不到任何扭轉作用,反而會進一步地激怒米國資本巨頭。”
有過海外工作經曆,陳平對島國商品在米國傾銷局麵心知肚明。
回到港城,陳平進入了一家大型金融投資機構工作。
因為犯了一點小小的錯誤,被公司毫不留情地掃地出門。
人生最低穀的時候,王磊找到他,開出兩倍工資。
將陳平安排進北方機械公司即將成立的港城分公司任職。
“總經理,我讚同陳平的看法,從米國之前對其他國家商品的限製和製裁方式來看,他們會首先乾涉這些國家的外彙市場,影響商品交易額。”
另外幾人跟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總體與陳平的看法不謀而合。
專家與非專家對待同一件事情,觀察力和判斷力是不同的。
王磊即使得到林凱峰的提醒,也未曾發現過多的外彙波動痕跡。
而在這些人眼中,許多事情其實已經非常明顯。
島國商品對米國製造業和工業的衝擊前所未有。
大量的米國企業倒閉,無數工人失業。
米國上下對島國的經濟入侵,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加上新老交替,新一任米國大統領上台。
此人的態度將會比以往更加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