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商品出海,企業出國(1 / 2)

總而言之。

一切能被外國人蜂擁購買的商品,林凱峰都有興趣涉足。

國有企業缺少資金,北方機械公司恰恰掌握著大量流動資金。

將手頭資金當成輸血包,注入到資金匱乏陷入停頓的企業,重新盤活他們。

整合資源,強化技術創新。

重點發力。

由北方機械公司充當領頭羊,帶領大家衝擊國際市場。

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發展道路。

“領導既然讓我有話直說,我就和您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

“北方機械公司打算當大哥,帶領一大批國有企業前往國際賽場,和國際大型企業來一場真刀真槍的商業競爭,商品出海,企業出國。”

沒有入股的前提下,各家企業與北方機械公司的合作,隻是合作關係。

林凱峰無法提出合作之外的要求。

一旦擁有部分有潛力的企業股權,機械公司除了能對他們的決策提出意見。

還可以派出一批技術和管理人員,督促入股企業強化生產流程。

實施標準化,科學化的生產模式。

監管資金,專款專用。

避免浪費和一係列不利於企業發展的現象。

對於外國企業來說,剛剛打開國門的龍國,屬於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而對林凱峰而言,情況又何嘗不是如此。

國內的經濟發展一年比一年迅速,老百姓腰包也會一天比一天鼓。

滿足了吃飽吃好這個大前提,對各類產品的需求,老百姓也會愈加旺盛。

汽車摩托車,傳呼機大哥大,電視機錄像機。

這些商品將在未來幾年,走進千家萬戶。

不再是可望而不及的商品。

曾經被當成奢侈品的三轉一響,馬上就會退出曆史舞台。

到了80年代中後期,老百姓對於家電商品的需求,將出現空前的熱度。

收音機,錄音機,電視,冰箱,洗衣機,各式各樣的家電產品,必將會在國內流行起來。

林凱峰晚走一步,國外競爭對手就會快進一步。

市場份額隻有這麼大,林凱峰要走在國外之前,提前在龍國進行商業圈地。

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剛才講的各類家用電器,國內都有一定生產能力。

但是有生產能力,不代表可以量產。

更不代表生產技術能夠超越國外同類型產品。

將一大批有能力的國有企業集中在北方機械公司周圍。

一方麵盯著國內市場,另一方麵將產品賣到國外,想方設法掙外國人的錢。

經濟改製取得一定效果,國家將拿出大量資金,在全國各省市進行轟轟烈烈的基礎設施建設。

修橋鋪路,完善城市的配套設施。

諸多建設當中,一件設備必不可少。

城市基礎建設離不開地下挖掘,盾構機有著其他施工設備不具備的能力。

很長一段時間裡,盾構機一直是西方的核心科技。

從盾構機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百年的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