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古代有愚公移山,現代有兩彈一星!(2 / 2)

“十個億不夠,就追加資金,花二十億,三十億,也要將國產大飛機造出來。”

現階段,國產運十飛機完成了多次試飛測試,但內部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

對於彆人來說,這些都是問題。

對林凱峰而言,它們根本構不成影響。

現在不介入國產運十飛機的研究,等到大飛機項目正式下馬,兩架原型機變成無人問津的破爛東西。

林凱峰再將它們拿過來,難度下降的同時,技術問題會比現在多十倍。

彆的問題姑且不說。

就說各項數據資料。

國產雲十飛機項目受到資金,技術,外部思想原因的影響,原型機從萬眾矚目變成無人問津。

相關的研究數據和技術資料,先後出現了丟失,破損,失竊。

到了80年代末,與國產大飛機項目有關的技術文件,幾乎少了一半。

至於為什麼少了這麼多,是遭遇盜竊,被人當成廢品丟棄。

又或者有人借此牟利。

林凱峰不清楚。

隻清楚再過幾年,運十飛機的資料會變得殘缺不全。

“各位領導,影響雲十飛機的主要問題,除了大型鍛壓機,多軸數控機床,對航電係統的全麵了解,以及民航客機的發動機構造技術。”

“這些問題,通通由北方機械公司負責,我會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幫助項目最後竣工的一切技術產品。”

林凱峰用近乎下軍令狀的方式,語氣堅決地表達態度。

波音與空客兩種機型,屬於國際民航領域的泰山北鬥。

猶如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可是龍國人什麼時候害怕過困難?

古代有愚公移山,現代有兩彈一星。

愚公移山是神話傳說,兩彈一星的研究卻是真實存在。

林凱峰說道:“50年代,我們要什麼什麼沒有,在蘇盟,米國等一係列發達國家看來,想要研究彈道導彈,進行核武研究,等於是癡人說夢。”

“我記得某位蘇盟專家說過,沒有他們的幫助,即便給我們龍國一萬年時間,我們也研究不出兩彈一星。”

“各位領導,咱們國家從對兩彈一星立項研究,一直到取得最後的成功,用了多長時間?”

“又有哪個國家,給我們提供了技術幫助?”

短短幾句話,聽得眾人感慨萬千。

兩彈一星的研究起步,離不開蘇盟的幫助。

蘇盟在幫助龍國的同時,也給龍國設置了大量的障礙和難題。

核武研究方麵,蘇盟提供了一大堆的數據,其中不少核心數據是錯誤的。

若是按照這些數據研究,或許真像蘇盟說的。

一萬年,龍國都搞不出核武,搞不出彈道導彈。

60年代初期,蘇盟得寸進尺,提出了大量龍國難以接受的條件。

隨後,蘇盟撤走了所有專家,要求龍國立刻償還蘇盟的貸款。

要說苦,那個年代才是真的苦。

現在的局麵,不知比當年好了多少。

起碼兩個超級大國,無法再對龍國形成壓力。

龍國的出口商品正在有序地出口創彙。

一切的一切,都是眼下推進大飛機繼續研究的優勢空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