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七機部總工程師的導航夢(2 / 2)

這一天開始,七機部的主要工作從專管航天,變成航天與導彈工業並行。

隨著來自八機部的同誌加入七機部工作。

魏萬裡深刻了解到,龍國的導彈技術存在著大量短板。

本世紀50年代,蘇盟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宇宙,人類正式拉開了征服探索的序幕。

短短十年,人類的太空技術進入到了高速擴張階段。

米國不甘示弱,將他們的宇航員通過飛船送到太空,送到月球。

蘇盟也在此期間,完善了衛星軌道技術。

針對蘇盟的衛星軌道技術,米國科學家提出了一項新的技術。

1964年,米國向太空發射了六枚衛星,構建成人類第一個導航係統。

子午衛星導航係統。

兩年前,也就是1980年。

米國再次向太空發射二十四枚衛星,構建了全新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

根據七機部掌握的消息,米國構建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又被稱為GPS係統。

該係統除了能為民用領域提供幫助。

軍事領域的作用更加凸顯。

為加強導彈精準打擊能力,八機部和多個科研部門合作。

共同提高彈道導彈精度,減少導彈發射時的誤差值。

由於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八機部的導彈精度研究,始終沒有取得大的進展。

無論近程彈道導彈,還是中程彈道導彈,長期麵臨著精度不足的問題。

相比於龍國。

米國的彈道導彈研究,產生了不少核心技術。

特彆是精準打擊方麵,比龍國導彈更勝一籌。

一旦米國將衛星導航係統與導彈發射係統相結合。

等於在太空給導彈安了一雙千裡眼。

有這項技術的協助,導彈打擊精準度會得到極大的加強。

發射出去的導彈誤差,會下降到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有鑒於此,魏萬裡多次向部裡提出建議,龍國也要搞自己的衛星導航係統。

火箭發射,衛星研究領域,龍國有大量的技術積累。

米國能搞出衛星導航係統,龍國同樣也能。

為此。

魏萬裡寫了大量報告,做了無數的研究推論。

次次都在證明,龍國確實具備研究衛星導航係統的能力。

龍國不但要進行衛星導航研究。

而且要馬上立項,開始研究。

GPS係統愈發成熟,再給米國幾年時間,他們將會完全壟斷衛星導航的全部核心。

很可惜。

魏萬裡的多次建議,並沒有得到七機部批準。

一來,七機部資金有限。

其次,國內缺乏相應的衛星導航技術人才。

既沒有錢,又沒有相關技術人員。

有關衛星導航的設備上,米國始終抱著戒備態度,嚴格限製向國外出口該類型設備。

沒辦法,魏萬裡隻能屈服於現實,放棄研發國產衛星導航技術的想法。

隨著親眼看到北方機械工業,通過自力更生,自籌經費,解決人員問題等手段,研究比西方更加優秀的計算機。

魏萬裡心中的國產衛星導航夢,再次浮現腦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