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輕工業商品換武器,穩賺不賠的好生意(1 / 2)

“各位首長,如我綜上所述,上趕著不是買賣。”

“我們著急,康斯坦丁大將比我們還要急,他在東普魯士當了近十年的太上皇,早就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如今被調到遠東地區,擔任遠東集團軍群總指揮,兩者之間的實際權利沒有多大差距,但是金錢收益卻有天壤之彆。”

“一個過慣了錦衣玉食,奢靡生活的人,突然間讓他節衣縮食,這種落差的衝擊是巨大的。”

京城,最高機關會議室。

林凱峰衝著參與會議的老領導,劉老將軍,一眾與會高層侃侃而談。

先拖一拖康斯坦丁大將,不要給他任何的答複和承諾。

他敢於私下出售戰略武器,膽子和胃口必然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林凱峰立刻給予答複,等於正中對方下懷。

對於後續的談判極為不利。

康斯坦丁大將很可能會獅子大張口,將價格開到一個極為離譜的程度。

最好的辦法是等。

等到對方耐心消耗殆儘。

這時候再去和康斯坦丁大將商議蘇-27戰鬥機的事情,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掉對方的傲氣,還能將價格壓到一個合理程度。

蘇盟本土防衛軍和海外駐軍,兩方待遇可謂有天差之彆。

根據林凱峰了解到的情況。

蘇盟的海外工作人員和駐軍,每月除了正常工資,還有一筆額外駐外津貼。

蘇盟境內即使是部長一級的人物,每月工資也才幾百元左右。

一旦到了海外,單是額外津貼就比工資多出數倍,甚至是十數倍。

這些,僅僅是蘇盟怪相的冰山一角。

蘇盟海外駐軍主要收入不是工資,更不是國內軍費。

而是倒賣軍用物資。

除了倒賣軍用品,蘇盟在東普魯士的駐軍還從事著各種走私活動。

電器,食品,香煙,衣服,汽車,一係列的高檔奢侈品,全都在他們的走私名單中。

總而言之,什麼能掙錢乾什麼。

沒什麼東西是他們不敢賣的。

上到將軍,下到普通士兵,通過走私倒賣物資,一個個掙得盆滿缽滿。

遠東地區是什麼地方?

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

不能說是寸草不生,也是人跡罕至的荒涼地帶。

蘇盟當年在遠東部署大量軍隊,主要是針對龍國。

遠東集團軍群擁有近百萬軍隊,各類型武器裝備。

隨著時間變化,兩國關係有所緩和。

蘇盟對遠東集團軍群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

一方麵,蘇盟高層需要改善和龍國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麵,米國和他的西方盟友轉守為攻,開始全麵向蘇盟發動進攻。

用來威脅龍國的遠東集團軍群,正在逐漸失去他的戰略意義。

蘇盟的軍事重心轉而放在西方,放在歐陸平原。

也是因此。

有限的軍費必然優先供應海外軍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